“杯盘狼藉”成语故事:
作者:杜鹃映山红
战国时期,齐威王执政,他喜好彻夜宴饮,沉溺于酒色之中,不理政事,导致国家危亡在旦夕之间。齐威王身边有一位能言善辩、风趣幽默的学者淳于髡,他多次代表齐国出使诸侯国,从未受到冷落和屈辱。
有一天,齐威王又在后宫摆酒设宴,召请淳于髡饮酒。齐威王问淳于髡:“先生能饮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说:“我饮一斗也醉,一石也醉。”齐威王又问:“先生饮一斗就醉了,怎么能饮一石呢?你能把道理说给我听吗?”淳于髡说:“当着大王面饮酒,我非常害怕,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如果父亲有贵客到家,我席前侍奉酒饭,客人时常把喝剩的酒赏给我,喝不到两斗就醉了。如果老朋友久别重逢,喝上五六斗就醉了。若乡里间聚会,男女杂坐,巡行酌酒劝饮,猜拳行令,握手不受罚,眉目间传情不禁止,面前有坠下的耳环,背后有失落的簪子。我内心喜欢这情调,大约喝上八斗只醉二三分。饮到晚上,一部分客人散去。于是男女在一起,促膝而坐,鞋子混杂一起。桌上的杯子、盘子横七竖八的摆放在那里,堂上的灯烛灭了,主人留下我而把客人送走。女人的衣襟已经揭开,隐约能闻到香气,这时我心中最快乐,能喝一石酒。所以说:酒喝得太多就容易发生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感到悲哀。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齐威王方得醒悟,深感淳于髡所言之善,于是感慨道:“你说得很好!”从此,齐威王停止了彻夜饮酒的做法,把精力用在治理国家上来,进行全方位改革,齐国经济迅速得到发展。齐威王也成了“一鸣惊人”的有为国君。
“杯盘狼藉”形容喝酒吃饭快要完了的时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盘子、碗筷等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