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有“公众演讲恐惧症”。一旦走上舞台,面对台下的观众,脑中就会一片空白,非常紧张,完全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所以,为了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我也和许多人一样,加入了一些演讲俱乐部,希望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能够做到在舞台上不再那么紧张。而我在演讲俱乐部中主要就是通过“备稿演讲”的形式来进行练习。那么,备稿演讲是个什么鬼呢?
其实顾名思义,备稿演讲就是“事先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事先不需要准备不同,“备稿演讲”需要在进行演讲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于是我兴致勃勃的在演讲俱乐部中进行了几次“备稿演讲”的练习,但是感觉效果却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呢?
之后,我对此进行了反思:我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正的在进行“备稿演讲”,而是在“背稿演讲”,即事先写出演讲稿,并争取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然后到了演讲的舞台上之后又再次给台下的听众背一遍稿子。而据我观察,在很多人的思维当中,都有这种把“备稿演讲”理解为“背稿演讲”误区。而这样的“背稿演讲”对于我们演讲能力的提升是极其有限的,做起来完全是“事倍功半”的。
背诵式演讲,其实是演讲中最坏的一种习惯。事实上,一个好的演讲者在演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的环节非常多,包括:与听众的眼神交流;合适的肢体语言;舞台上的走动;临场应变的能力··· ···但是,一个“背诵式演讲”的演讲者,则需要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回忆演讲稿上,把“演讲”变成了纯粹的“记忆比赛”。而且一旦遇到忘稿卡壳时,情况就会非常尴尬,加之自己一紧张,基本上演讲就只能够以失败而告终了。
同时,“背诵式演讲”难以提升自己在演讲中的“与听众互动的能力;表达合适肢体语言的能力;舞台上走动的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等一系列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在演讲中都有这样的感受:演讲完成之后完全不知道自己刚才讲了什么,完全是处于一种无意识的背诵。一旦变换一个场景进行演讲,你会发现之前“背诵式演讲”的经历对此毫无帮助。
刘润老师说过,“现场组织语言能力,是你的厨艺”。要想成为一名好的演讲者,则需要让自己从一个“背诵式演讲者”转化为“素材式演讲者”。也就是说,对于每一次演讲,你当然可以提前写好演讲稿进行准备。但不同的是,这里不需要再将演讲稿背诵下来,而是将你演讲的主要素材,逻辑主干提取出来,做到了熟于胸,然后进行反复的实战练习即可。
按照这样的练习方式,你能够用不同的方式将素材中的各种案例练习了很多遍,从而对演讲内容中的主干逻辑非常熟悉。那么到了演讲舞台上之后,你就不需要完全把稿子背诵出来,而是抓住演讲内容的逻辑主干,根据演讲时的具体情况,用自己的话完成演讲即可。因为之前你已经使用不同的方式将自己的演讲素材练习了很多遍,完成演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同时,由于不再是“背稿演讲”,你也可以腾出一些精力去与观众互动,注重自己的肢体语言,从而逐步提高自己在台上的临场应变能力。
如果你也有练习自己演讲能力的想法,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背诵式演讲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