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荆轲》其实更像是一出现代的舞台剧,他折射的也是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和认知,荆轲对于死亡的徘徊,对于功名的重视,燕姬对于现实的厌恶,对于爱情的幻想,太子丹对于权势的利用,对于心理的嫉妒,哪一种不是现代人思想的折射。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再熟悉不过,一个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侠士在易水边吟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名句,离别之悲壮,举剑之英勇,最后却在秦宫刺秦失败被杀死。这样的一个侠士如他所愿名垂青史,我们也对他的舍生取义敬佩不已,可莫言却写出了不一样的荆轲,一个赴秦宫之前怯懦无比,想要一举成名的侠士。
死亡谁都怕,可侠士却要舍生取义。
为了功成名就,荆轲刺秦之前的无奈与痛苦,退缩与怯懦,是我们这个社会大部分人的心理。
想要一剑成名却畏惧死亡,高渐离和秦舞阳讲诉有史以来的侠客故事,哪一个不是舍生取义。荆轲不敢,他不敢下那么大的赌注,从未见过秦王一面就要赌上自己的性命,如果秦王刺死则功成名就,如果秦王未死则功亏一篑,舍了性命不说还舍了功名,被后人唾骂,所以荆轲是怯懦的,至少在众多侠士里面他是怯懦的,就像燕姬所说:“侠士只不过是一群没有是非,没有灵魂,仗匹夫之勇沽名钓誉的可怜虫。”而燕姬却是他的镜子,他在燕姬身上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一个藏在内心深处不敢说的自己。
直到两个人思想的碰撞,荆轲开始袒露心扉,他畏惧,他踌躇不前,他以头疼为借口,燕姬明白,明白他的怯懦,明白对于死亡的害怕,可自古又有哪个侠士苟且人间呢?
燕姬是一个活在现实中的人,她知道自己只不过是男人的一个玩物,被秦王送人,又被太子丹送人,最后可能也会被荆轲送给他的狐朋狗友,所以她看透了,她冰冷,她寡言,她是最悲惨的一个却也是最现实的一个。
如果没有秦王,将来谁去统一六国,谁去统一文字,谁去筹建秦始皇陵兵马俑,她知道秦王虽残暴但却是一个真正的帝君,所以她知道刺秦不可能完成。
她看透了侠士的好名之道,她厌恶侠士未成名不择手段,但她却在最后爱上了荆轲,荆轲也爱她美丽真实,正是因为爱注定了她悲惨的结局。
荆轲因为爱,因为想要挽留住短暂的美好时光,演习中杀了燕姬,成就了她悲凉的一世,把那份美好永久的保留。
燕太子丹,一个自私自利,无能无德的诸侯,在我看来他是嫉妒,嫉妒秦王的拥有的比他多,嫉妒秦王手下的贤才比他多。立一柱秦王雕像在自己眼前,这样的变态心理使他更加急功近利,一直催促荆轲刺秦,甚至不惜割肉为荆轲治病,他嫉妒的心理已经吞噬了他的心,他比荆轲更加狠毒,他才是促成荆轲悲剧的首要因素。
对于我们,功名,权势,谁不想要得到,莫言用这样的一出舞台剧讽刺的不正是这样你争我夺的社会。或许我们该反省,反省内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该平静的对待功名权势,我们该面对现实。
人这一辈子就这么长,许多你遇见的人、做过的事都是命中注定的。若你信命,便安安稳稳的活下去,若你不信命,与天斗一番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