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2
教学学术和社会学术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学术”
火山
社会文明越来越发展,越来越重视术的程度。当然,作为新型时代的年轻人,他们有着极其敏锐的复杂的触觉,我们有时也难以理解年轻人为何可以懂这么多,甚至可以做这么多。
社会使用工具越来越多,我觉得人的躲藏和懒惰程度就越厉害;当然,从劳动直接参与的程度上脱离出来之后,人对心性的追逐才上一个内化的台阶。外化的物和我们接触的社会形态,都是暂时的;将来不久的趋向变化,乃至人如何奠定自己和让自己适应社会情况,都是一个个需要面对的自我课题。自我的内在发掘才是一个人对社会适应的来路和来由,当初对自己发掘到一定程度,再回头来提醒学生,我们都是知道那样的路数大约如何走的。
只是由于一定的尊重和谦虚不到位,我们都无从介入情绪之中的心性引导。虽然学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内容,及至后来在社会外围团体,重新了解社会流行心理,但是我觉得理想化过于严重,我们还是离真正的社会心理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在课堂上,教学学术我比较注重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学科描述的逻辑联系,并且鼓励学生去做一定的个性化推理,然后比对当时的推理是否过了一定的时间,是可以存在的。
这种比较过渡和模糊的阶段,对于青少年们是必然存在的,要不然他不理解学科存在的社会一定意义和应用,他为什么要追逐下去呢?至于将来是否成为学者或者科学家,相信他们的理解程度有限,估计除了好奇,他不会这么快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我的一些所谓的感觉,很早是从一些传记中吸取其中的养分的,这些都是以往的一些阅读引导的,当然也有是老师在课堂的描述和吸引。但是,真正要将这种感觉种植在内心,我们需要在社会找到一些通路,不然我们也会反过来怀疑阅读和理解的作用。
读书无用论如此泛滥,我觉得很多时候是没有把权力界限和教育意识程度分离出来。知识和权力的结合是种可怕的力量,因为这样会有一种更为隐秘的皮鞭在排斥众多出身贫寒的人士。科学研究和技术开拓,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韧性,我觉得当初我们所做的事情和教育程度,会容易成为被边缘的另类理由。说句实在话,我并不怕被边缘化,只是让我觉得出路被封,我就觉得肯定不可接受的。
当今比较混乱的意识,和相对发达的社会工具运用比对,我觉得我们的意识适应,还远远落后于我们对文明的渴望和一定的界定。我关注社会学术也是被逼的,因为教学学术在当今课堂展不开,除了约束过多之外,还有赋予我们的责任实在太沉重了。
至于,我是否也有一定的问题,我相信是有的,毕竟人一直都没有最为完善的,除非是主动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