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妈妈有时候骂我,是为了让我改掉错误。我觉得他们这样就是爱我。”小女生站得直直的,声音亮亮的。
“她太了不起啦!大家都认为爸爸妈妈给我们买好吃的,好玩的,就是爱我们。她却看到了父母批评背后的爱!“掌声自动响起来。我示意小女生坐下。
“老师,我还没有说完。”
“好的,你继续说。”
“我想学习特别好,这样,我爸爸就会特别特别爱我,就能经常回来看我了。“女孩说着说着就哭了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哈哈,她竟然哭了。“大多数人表示惊讶,有两个小男生却故意大声嚷嚷。
“我很欣赏那些安静等着她的同学,你们脸上露出了对同学的关心。”我对那些静坐的孩子竖起了大拇指。
“她想爸爸了,心里难过,很自然地哭了。我以前想妈妈,也哭过呢!难过了就哭,哭过就舒服一些,一点都不丢人。”我故意朝着那两个大笑的孩子说,“我们安静地等她调整一下情绪,这也是一种教养的味道哦!”
教室里安静了一会儿,小女孩很快就调整了情绪。
“她调节情绪的能力真强啊!咱们把欣赏的掌声送给她。”孩子们很真诚地鼓掌。
继续分享:爸爸妈妈怎样爱我们?
“爸爸妈妈陪我去公园玩。我觉得他们很爱我。“
“妈妈给我讲故事,我觉得她很爱我。“
“爸爸和我一起去踢球,我觉得爸爸很爱我。“
“爸爸工作很忙很忙,还是要回来看我,我觉得他很爱我。”
“其实,我也想爸爸天天陪着我。我好想好想他。“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站起来,带着哭腔,很快眼泪就涌出来了。
“我们感受到她真的很想很想爸爸呢!爸爸爱她,她爱爸爸。我们把掌声送给她,鼓励她今天晚上给爸爸打电话,说出对爸爸的爱,说出对爸爸的想念吧。”
这一次没有人笑了,大家鼓掌,安静等着那个小女生擦干眼泪,然后继续上课。
课后,我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节课里,至少有十来个孩子提到了和爸爸在一起,特别特别开心。希望爸爸能够多陪陪。
一边替孩子们开心,他们能感受到和父亲在一起的快乐,一边替孩子们隐隐担忧,两个孩子在课堂里想爸爸想哭了,其他孩子也有类似的感受。看来孩子们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
从各种媒体的数据可以了解到,由于长期受到“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影响,中国式家庭育儿的父亲缺位现象很普遍。
父亲缺位有两种,一种是由于现实原因而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这是陪伴上的缺位。另一种则是由于父亲对孩子缺乏关爱,而造成孩子情感上的缺位。
第一种缺位,如果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但是能够有高质量的陪伴,情况会乐观很多。如果是第二种,对孩子的学业,性格,甚至是孩子将来的亲密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去年和校长一起面谈家长。校长会对男孩的爸爸说:“父亲是男孩的榜样。他将来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就看父亲是怎样的言行。“校长会对女孩爸爸说:”父亲就是女孩将来找丈夫的榜样。如果想女儿将来找一个优秀的疼爱她的人,父亲要优秀,更要疼爱自己的女儿,还要疼爱自己的妻子。“说得爸爸们心服口服。
平常和老师交流,妈妈很多。开家长会,妈妈很多。带着孩子逛公园,还是妈妈居多。孩子们多么希望爸爸的陪伴啊!
各位父亲,无论多忙,请有质量地多陪陪孩子吧!做父母是有期限的,当孩子们还盼着和爸爸在一起时,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