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到现在我都不怎么会写影评,那会儿刚上大学,社团纳新,我也赶上了这股潮流,从众多社团里我就选择了两个一个是学生会的体育部,一个是文学社的评论部。在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风格的社团里,我痛痛快快地待了两年。
我是比较矛盾的人,我的选择也是充满着对立甚至远远不相干,体育部和评论部,一武一文,因为我真的热爱。因为喜欢篮球所以选择体育部,因为喜欢文学所以选择文学社,只是为何会选择评论部呢?因为在文学社的众多部门里只有评论部的面试是不用开口说话的,直接给你一支笔和一张纸来证明你的能力。我真的爱死这种面试方式了,就像《中国好声音》一样,先听歌声再转身。只记得我当然洋洋洒洒写了满满一张关于鲁迅作品的评论,其实并不满意当时的作品,但还好学姐还是把我招进评论部,成为了小小部员。
进入评论部是有任务的,所以我真心希望即将上大学的你们能在大学里选择自己喜爱的社团,因为你所热爱的必将给你带来满足感。评论部要求一个月至少交两篇文章,每篇不少于1000字,一篇限制是影评或书评或时评,另一篇文体不限制。所以我在大一的时候产出是十分多,要不是热爱写作,我想我也坚持不下来吧。大一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换届的时候,换届就是部长和副部长要被下一届给替换掉,所以这也是一场告别会。我很幸运地成为了下一届副部长,可能是靠着我的专业(汉语言文学)吧,但还是很开心留在评论部,我也即将拥有自己的小部员。
很快又一年的纳新开始了,选择评论部的人很少,我有点着急,我就去问新生为何不选择评论部,他们说不会写评论,我有点诧异,我觉得评论是所有体裁里最随心所欲的一种了,只要思想正确,就大胆表达就可以了,不过好在最后人也够了。下面就是重复上一年的事了,组织征文活动还有文学知识竞赛等等,各种审稿催稿等等琐事都来了,还好还好我很热爱,看着小部员的一次次获奖,我也替他们开心。
这算是我第一次管理领导一个团体,我很有成就感,我很庆幸在评论部留下来,也很幸运认识这么多很有文采的小伙伴,也很开心成为他们笔下的某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