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饥饿与战争的成因——《战争的滋味》读后
《战争的滋味》这本书,是一部以粮食及食品供应的视角来审视二战的历史著作,作者用饥饿来审视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与走向,她认为这些宏观层面的问题其实都与粮食供应有关。本书作者是英国历史学家丽兹·格林汉姆,她曾于英国著名的沃里克大学教授历史,后担任剑桥大学耶稣学院研究员,现为独立学者、作家。
从饥饿的角度审视二战,是本书独特的视角。二战当中,一共有1900万人在战场上死亡,同时有2000万人因为饥饿与营养不良死去。粮食供应,在战争时期是一件关乎胜败的大事。在二战之前,希特勒和纳粹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解决粮食的自给自足,他们不愿意将有限的外汇全用来进口粮食。因而,德国农庄必须在保证牲畜存栏数量的同时,提高谷物生产效率,让人民有粮食吃,牲畜有谷物吃,人民能吃上肉。
1939年,德国在谷类、食糖、土豆和肉类等几个关键生产部门中的自给程度达到了83%。在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之前的一个月,严格的配给制就开始实施。德国劳工生理健康研究所负责精确统计军工企业重劳动力、农业普通劳动力、儿童、青年、孕期妇女等各种人群每日所需的卡路里数量。德国希望通过对欧洲的征服,解决供应上的困境,然而,直到1941年春天,第三帝国新近占领的国家,都没有能够为纳粹进行预想中的“输血”。
1941年,德国本土民众的食物消耗量比1938年下降了大约20%。许多德国青年入伍,就是为了国防军和党卫军的诱人伙食。德军给希特勒的经济报告,特别提出作为“粮仓”的乌克兰与高加索油田同样重要,乌克兰广袅的农田一旦被掌握,纳粹德国本土的人民和庞大的战争机器就可以获得充足的补给,希特勒对整个欧洲的统治,将因其对粮食资源的掌控而成功。
从1941年绵延至1944年的列宁格勒围困,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制造“饥饿攻势”的集中体现。纳粹的政策很简单,掠夺资源以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而劣等民族将在饥饿中灭绝。通过种种手段,德国人基本保证了战争机器的运转,但由于丘吉尔的封锁政策,德国国内军工、采矿业的工人的食物供给严重匮乏。
战事一开,英国农业部门就限制家禽家畜的存栏量,释放出更多的土地来种植谷物、甜菜和土豆,限制肉类及饲料的进口,要求养牛户在自己的土地上解决饲料来源。农业部门还鼓励农户使用拖拉机来提高生产效率。二战前,英国吃的面包,完全依赖于进口谷物,到1943年,英国本土出产的谷物能满足英国面包供应量的一半。
二战期间,有八万英国妇女组成一支农村志愿者队伍,她们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从事农业生产。而学生、邮递员及公务员,也会在农忙时帮着干活。战俘也会送到农村干活。英国人在二战中只经历了短缺,并没有出现饥荒。他们能吃饱,但肯定不像战前那样能吃好。英国在全世界有广阔的殖民地,凭借殖民地的物资供给,英国虽然也实行了配给制,但英国人好歹还有副食本,能分配到一些副食品。
二战期间,缅甸被日本占领,这是南亚最为富裕的粮食出产地。缅甸粮食运不来了,英国就向孟加拉征粮,孟加拉的粮食给了宗主国,自己却迎来一场大饥荒,饿死了350万人。英国虽然经历了粮食短缺,但在二战期间,平均每个英国人还能维持一天摄入3000卡的热量。他们未曾挨饿。
美国凭借着广袤的农耕土地,在战争时期的粮食物资可谓是相当充足,还因为产量过剩而支援盟国。美国在二战时实行配给制,其中一条是每个士兵每年可以享用234磅红肉。这条规定,实际上影响了后来的食品工业的发展。因为大量牛羊肉都送到前线,美国民众在后方,就要吃更多的鸡。战争促进了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让大后方发展出了强大的养鸡业。
通过德国、英国和美国三国的状况,认知了粮食供应和二战的关系,以及当时的粮食政策对今天的生活产生的一些影响。其一,战争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资源、科技力量、军事决策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二,我们熟悉的一些东西,比如食堂、副食本,与战争时期的配给制有一定的关系。
历史是连续的,尽管战争已经很久远了,但很多遗迹尚存。不忘战争的教训,以史为鉴,是该书给今人的有益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