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莲·阿特金森博士在犯错这件事情上,一直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犯错了,先庆祝一下”;第二,“只犯有用的错误”。她说,犯错应该是一种享受。
❤️成功的关键在于,既知道如何努力追求很多东西,也知道如何正确地失败。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在《浮士德》中更是坦言,“人只要奋斗,就会犯错”。
❤️要想不断进步,就必须不断尝试,只要不断尝试,就难免犯错。犯错,常常与进步结伴而行;犯错,其实是进取和成长的表现。
❤️不妨开始尝试在犯错后说“太棒了,先庆祝一下”,然后再沉下心来看看这个错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教训,应该如何改正吧。
❤️犯了错却不去梳理、总结、反思、改正,那么这次犯错就毫无意义。我们应该把每次错误当成有用的错误对待,并争取类似的错误只犯这一次。这才是“只犯有用的错误”的真谛。
❤️提醒大家: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要坚守原则,不要犯错。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所说,“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拖延渐渐被视为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的行为。
❤️人们之所以拖延,很多时候是因为还有选择。也就是说,至少在拖延还没有发展成拖延症习惯之前,它其实只是一种带有选择倾向的行为模式。
❤️拖延的原因相同:“拖延可以带给人们暂时释放压力的快感。”
❤️在可以选择的时候,我们总是倾向于优先选择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即时愉悦感的事情。我们能做的也不是扼杀拖延行为,实际上我们确实无法扼杀这一本性,我们要做的是训练自己有节奏地管理拖延,把拖延变成一种正向、积极的过渡行为,帮助我们更好地取得成果。
❤️直觉并不是完全脱离理性思维的,也不是一种单一的认知方式,而是经过大脑观察、扫描,并将观察的内容与现有的记忆、知识、经验等进行一系列匹配后的结果。
❤️多与不同的人碰撞交流,死磕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然后拖一拖,偶尔抽离,这时你就相当于制造了一个机会,让自己的大脑处理已经存储的所有信息,你也因此会有更多的收获。
❤️我们推崇的并非无限制地拖延,而是一种短暂放空的状态,让自己切换频道,继而再次获得创造力。
❤️如果人们只能感受到正向的能量,比如爱和喜悦,那么当爱和喜悦变得稀松平常时,人们会因无法分辨而变得不懂珍惜,所以,每一种情绪都至关重要,要学会管理而非控制,因为管理才是一种良性的调试。
❤️情绪来了,先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暂停。
❤️为自己设计一个积极“暂停”键。
❤️区分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的根据是动力,而非感受。
❤️运用积极暂停,让自己成为拥有情绪智慧的人。
❤️作为成年人,你首先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然后再帮助身边的人协调情绪,从而管理彼此的能量。
❤️人不是因为悲伤才哭泣,而是因为哭泣才悲伤。
❤️当你处在负面情绪中时,不要急着否定自己,先学会给自己一个拥抱,为自己创造一种鼓励的氛围。
❤️人们都是在被善待的过程中,才学会了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