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执行力:
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
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
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
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所谓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对一家公司、一个团队来说,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
也因此,很多老板、管理者会感叹,为什么我的团队执行力这么差?
接下来通过这4个故事,我们一同了解学习执行力。
故事一:老鼠给猫挂铃铛
一个粮仓内,有一群老鼠和一只猫。某一天,老鼠们聚集在一起开会,它们想要研究出不被猫袭击的方法。
大家都畅所欲言,但想来想去,没有得到什么好的主意。这时候,一只聪明的老鼠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
如果给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那么当猫行走的时候,铃铛就会响,听到铃声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时跑掉了吗?
听到这个主意,大家一致认可。但是问题又出现了,那么由谁去给猫挂铃铛呢?怎样才能挂得上呢?
通过这个故事,就理解了。很多时候,所谓的执行力问题,都是战略能力不够。
很多公司也是如此,讨论业务,讨论得热火朝天。
定战略的时候,说今年要完成10亿、20亿的业绩,但压根没有想到该怎么去执行,如何才能实现的问题。
到最后,自然是无法执行到位的。
所以,科学合理的战略部署是执行的前提。战略如果脱离实际,就根本谈不上执行。
故事二:忙碌的农夫
有一个农夫一早起来,打算去耕田,当他走到田地时,却发现机器没有油了。
这时候,他打算去加油站加油。等到家的时候,才想到家里的几只猪还没有喂,于是转身回家去喂猪。
然而经过仓库时,他想起马铃薯还在地里,已经成熟了,需要挖出来。他拿着工具准备挖马铃薯,走到半道,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
农夫来来回回跑了几趟,从早上一直到太阳落山,油也没加,猪也没喂,田也没耕。他什么事也没有做好。
你看,这就是没有目标所导致的后果。
上面的忙碌的农夫,看似很勤奋,有执行力,每一件事都做了一点,但什么都没有做成,白白浪费了时间。
很多管理者就像案例中“忙碌的农夫”,总是忙着细枝末节,而没有专注在目标上,这样看似忙碌,实际上没有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
执行力不是说你有没有去做一件事,而是要看你有没有产生结果。
如果管理者没有目标,那么团队就没有方向。如果你给下属定的目标不清晰,他们也会像无头苍蝇。
怎么办呢?管理者一定要有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专注在目标上。管理者以身作则,也能带动团队成员深度思考,从而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做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