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又称东坡居士。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出12位千年英雄,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世界报》解释苏东坡入选的原因是:“他有一个自由的灵魂。”
1
自由里面肯定不缺随心所欲的成分。
苏轼初入仕途时,他的上司是山西凤翔太守陈希亮。
陈希亮和苏轼同乡,却好像对苏轼没有那“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深情,也没有那“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的热情,只有上级对下级的严厉。
苏轼看着这样的上司气就不打一处来,当陈太守在自家后院建了一个瞭望台,请苏轼作一篇记时。苏轼提笔一气呵成,就是我们都熟知的《凌虚台记》:
“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
他写的意思是,古往今来,多少有名的建筑都成了废墟,您想靠凌虚台炫耀于世,来获得自我满足,那就错了,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尽管当苏轼后来知道陈太守对他的严厉,是不希望他太锋芒毕露时,他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难为情。
不过,我们反观当时的苏轼,是不是才气和勇气并存,如果把他换成你的同事,你会不会看着他,在心里说一声:“哇塞!此人好厉害,不光有才,还敢‘讽刺’上司。”
2
其实,让人更能叫声“哇塞”的是苏轼面对逆境时的的豁达。
他先后被贬到颍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
那时候的交通工具可不能与现在同日而语,一路是舟车劳顿,瘟疫横行,意外颇多……
行走在这样的路上,必须得有好心情。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父亲被贬官后,乘船落水,死在了去看望父亲的路上。
杜甫晚年思乡心切,在从长沙到岳阳的一条船上离世。
再看苏轼,他行走在被贬的路上时,心不急气不躁,他懂得欣赏风景,他行得悠哉悠哉。
定居下来后,他还懂得享受生活,在生活拮据的情况下,他用仅能买到的一点食材发明了东坡肉,东坡羊蝎子,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茄子等等。
比如说东坡羊蝎子,当时就是因为钱少,无奈买不到好肉,只好买了骨头,买回骨头后,他在火上慢慢烤,慢慢撕,慢慢吃……
是不是把苦难过成了一首诗?
被贬到海南后,苏东坡《儋州志》记载:
“风之寒者,侵入肌窍;气之浊者,吸入口鼻;水之毒者,灌于胸腹肺腑……”
在这样“其不死者极稀”的情况下,他和儿子为了弄一些烟灰出来(把树枝树杈烧成灰)抄书时,不小心把房子也点着了。
看着房子燃尽后一堆的灰烬,苏轼说:“这下子可不愁没烟灰用了。”
他的政敌看着他过得这么自在,把他一家赶出官家住宅,“沦落”到了树林后,苏东坡又说:
“幸亏在江南,否则就被冻死了。”
换位思考一下,换成我们任何一个人,谁能在被贬、被撵到无家可归之时,还能笑谈风生?
苏东坡的乐观,值得我们大声佩服一声:“哇塞!”
正像高尔基说的一样:“生活是一团蕾丝花边,而在旁边坐着的,却是一位老妇人。”
乐观,是会苦中作乐的人生!
3
苏东坡能让我们说声“哇塞”的还有他的朋友和兄弟情。
前面我们提到的陈太守的儿子陈慥陈季常在岐山隐居,苏轼被贬黄州时,两人偶然相遇。
陈季常把苏轼请到家里,好吃好喝招待了好几天,两人相谈甚欢,你来我往多次。
后来,苏轼又被迫离开黄州时,陈季常一直把他送到了九江。
苏轼去了京城开封后,陈季常也去看过他。
苏轼又被贬到岭南惠州,陈季常来信数封。
“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
苏轼对陈季常没有“恭维”,只有“笑谈”。
他在《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中写道:
“……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从这“嘲笑”陈季常“怕老婆”的状态描写中我们可想而知,如果苏轼不是把陈季常的友谊已经化为了平常的一部分,怎能在给别人的信里提及他。
就好像我们心里老有一个人的时候,不管在什么地点、时候时候、对什么人说话时也能联想到他一样。
除了陈季常,苏轼的至交朋友还得提到几个人。
其中一个是黄州通判马正清,他为了帮助苏轼,向官府申请下一块已经被荒芜了的旧营地,解救了苏东坡一家几十口人的“口粮”之忧,这块地在城东,亦是苏轼自称“东坡居士”的由来。
对于马正清的帮助,苏东坡也是以“笑谈”表达着他的感激之情。
《东坡八首并序》:
“马生本穷士,从我20年。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苏东坡的表面意思是你马正平清帮助我,想从我这里得到富贵是不可能的了?
不是至交的朋友,岂能如此“玩笑”?
除了这两个朋友,苏轼还有一个官场“上层”朋友——王安石。
乌台诗案后,苏轼命悬一线,当时在江宁休息的王安石却不因苏轼曾经反对过他的变法而袖手旁观或幸灾乐祸,他反而拿出宋太祖不杀士大夫的“法律”,上书给宋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王安石的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宋神宗这才把苏轼从轻发落,贬到黄州。
后来,苏轼要离开黄州,前往汝州赴任时,途经江宁,约见王安石,想表达感激之情。
1804年7月7日,王安石和苏轼都是一身布衣相见,苏轼为自己随便的衣着见王安石而感觉有些不合时宜:“轼敢以野服拜见大丞相。”
王安石:“礼岂是为我辈设?”
是啊,王安石除了在朝堂上和政治上认真,在生活上礼节上却随意得很,随意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比如说他吃菜只吃离自己最近的,比如说他从不主动洗澡等。
据说,王安石当宰相时,曾经用一盘猪肉,一盆菜羹和几个胡饼来招待客人,当客人吃了胡饼的中间部分后,王安石把客人剩下的胡饼边儿部分全吃掉了,这多让人尴尬无比?
所以,这样的丞相,怎会计较苏轼穿什么衣服与自己相见,何况,在他已无心仕途的时候?
两个官场失意的曾经“政敌”,没有文人相轻,而且因为欣赏彼此的性格和文采,一起谈经论道,吟诗作词,好不默契!
朋友当中,苏轼的至交还得提到一个人,巢谷。
苏轼《圣散子后续》记载了1090年苏轼担任杭州知府时,用圣散子救老百姓的事:
“得此药的人,全活者不可胜数。”
圣散子的秘方就是巢谷传给苏东坡的。
苏辙《巢谷传》记载巢谷小时候就与苏氏兄弟认识,后来在军队中犯了错隐姓埋名,再后来,朝廷大赦天下,方敢走出来重见天日。
巢谷与苏轼友情笃深,乌台诗案后,巢谷来到黄州相陪;苏轼兄弟被贬岭南后,巢谷不顾73岁高龄,从眉山不远万里又来到了岭南,见到苏辙;知道苏轼在海南后,又执意前往,结果不幸染病,死在路上。
73岁高龄,为了见自己一面,身死半路,有这样的朋友,一生足矣!
苏轼这样的至交却不止一人,不让人佩服地说声“哇塞”都不行!
4
再看苏轼的兄弟情。
苏轼一生快人快语,因为嘴巴惹了不少事,苏辙一直在劝哥哥,要谨言慎行,尤其推心置腹的时候,不是说对所有的人都可以的。
两兄弟虽然性格迥异,但情深无比。
宋神宗去世后,王安石的变法被废止,那些反对变法的人都被重新启用,苏轼,苏辙当时都在朝任高官。
苏轼是韩林学士、礼部尚书,苏辙是龙图阁学士,礼部尚书右丞。
当时,苏轼怕兄弟两个人同朝为官,引人“非议”,就奏明朝廷自己想到地方去任职,苏辙立即明白了哥哥的用意,他连续上书四道奏折“兄轼才高行备,过臣远甚。”而要求自己到地方去上任。
这让我想到了历史上多少兄弟为了名利地位反目成仇的记载,更感觉到了他们兄弟情的难得可贵。
也让我想起了唐代柳公权用法照禅师的两首诗劝兄弟和睦的句子: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苏轼和苏辙的情谊,不光给儿孙做了榜样,也给后世人做了榜样。
乌台诗案,苏轼以为自己要受刑前写给苏辙的诗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也表达出了他们的兄弟深情。
苏辙为救哥哥,向皇帝“乞求”,他在《为兄轼下狱上书》中请求用自己的所有官职和荣誉换哥哥一命。
不知道这样的兄弟情有没有让宋朝为了自己的“前途”而不惜诋毁自己弟弟蔡卞的蔡京piapia打脸。
苏轼在临终前,想到自己不能见到弟弟一面时,悲痛万分地说道:“不及一见而决,此痛难堪”,他要求弟弟为自己做墓铭志。
苏辙在给哥哥的祭文中写道:“手足之爱,平生一人!”
《宋史》:“辙与兄轼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5
最后,我们再来看苏轼(苏东坡)的爱人和红颜知己。
苏东坡的《与蔡景繁书》之十二,写道“情爱著人如*胶油腻,急手解雪,尚未沾染……”
他劝解别人远离情爱油腻,他一生却“油腻”不断,他的“油腻”不仅仅让人动容,还爱得深沉。
苏东坡一生有两任妻子,一个爱妾知己,一个红颜知己。
第一任妻子王弗“静而敏”,她在苏东坡读书遇到卡壳时,能帮他提示下一句,在苏东坡初入仕途时帮他分析官场各色人等,可惜,27岁离世。苏东坡感人至深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就是纪念亡妻王弗的。
第二任妻子可以说是“贤而淑”,她把苏东坡的饮食起居和孩子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尤其是对王弗的孩子也是视如已出。《减字木兰花(得书)》和《南乡子》是苏东坡对王闰之的赞美和思念。
与红颜知已王朝云,有《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相遇,更有《西江月》中“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的难忘深情。
说王朝云是苏轼的知己,据毛晋《东坡笔记》中记载,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有人说是文章,有人说是满腹经纶。
只有王朝云说,“学士一肚皮的不合入时宜。”
苏东坡听后哈哈大笑,说只有朝云懂他。
琴操和王朝云一样,是一名歌姬,也是苏东坡的知己。
她善解人意,还懂诗文韵律,她改写了秦观的《满庭芳》,让苏轼拍手称赞。
她可以和苏轼一起下棋,一起论诗,一起参佛,还可以在苏东坡吟诗作对的时候奏上一曲……
后来,琴操对苏东坡流露出爱慕之情,只是此时的苏东坡非十年前偶遇王朝云时的苏东坡。
他们两个人的地位、和已到他知命之年的苏东坡,让自己与琴操之间一直保持着距离。
有一天,美丽的西湖上,一叶小舟随着微波荡漾,舟上的两个人分别是一位50多岁的杭州知府苏东坡,和一位20出头的姑娘琴操。
有人说他们是在赏景,有人说在谈心,有人说在谈情,有人说在参佛,其实,除了这些,还有他们之间无需言明也无法言明的情愫。
苏轼:“何谓湖中景?”
琴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苏轼:“何谓景中人?”
琴操:“裙拖六幅潇湘水,髻挽巫山一段云。”
苏轼:“何谓人中意?”
琴操:“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
琴操的回答是杨日严和鲍照的才学都不及苏东坡你,对他的爱慕之情溢于言表。
无奈,苏东坡来了一个自问自答的设问句:
“如此究竟为何?”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他劝琴操从良,嫁于他人。
琴操更无奈,知道此生有缘无分后,回复道:
“世事升沉梦一场……从此念佛在西方。”
就这样,一个正当青春的姑娘知道嫁不了自己心爱的人后,入了佛门。
入了佛门,心依然在红尘,在红尘中的他身上。
或许,琴操曾经想着,不嫁给你,一直能见到你就好。
可是,苏东坡调离杭州,两人泪眼别离后,传到琴操耳里的消息是苏轼又去了颍州、扬州、定州、惠州……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她为苏东坡的漂泊不定心疼,也让自己的内心感受到了可怕的寂寞和空虚,即使面对着青灯古佛,却不能做到心静如水,她选择了离世而去。
琴操的结局,有人说她在无奈和痛苦中一病不起,有人说她跳入了西湖,不管是哪种方式,琴操都是把自己最美的生命时光定格在了曾经的相遇……
她的离世,留给了苏东坡深深的无奈和痛惜,留给历史一段美丽又凄美的记忆……
6
养性学习陶渊明,修心仰望苏东坡。
《坛经》记载:
惠能初见五祖弘忍时,弘忍问他“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做佛?”
惠能答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区别?”
苏东坡经常与佛印和尚一起打坐参禅,自然佛经读得也不少,他的心境豁达与佛学多少有些关联。
佛性无南北区别,在苏东坡的多首诗里面都有体现。
他在《送小本禅师赴法云》中写道:
“是身如浮云,安得限南北。”
在《闻潮阳吴子野出家》写道:
“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
在《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写道:
“试问岭南却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佛法无南北,人也就没有了南北之分,家在哪里无所谓,别人眼里的“被贬”,对于苏东坡来说,只是搬家换个地方而已。
在豁达的心境下,虽然苏东坡的官职一贬被再贬,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创作。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连宋神宗都称:“李白有东坡之才,却没有东坡之学。”
李白,就好像天上的神仙,一生狂傲不羁,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而苏东坡却就是世间的凡人,还是一位尽显真性情的凡人,他不光食人间烟火,还食得有滋有味。
有时候我想对苏东坡的后世轮回做一个畅想,按照他的豁达和真性情,他应该可以脱离佛学当中的欲界,也就是说,他可能暂时不用在人世间轮回,但是他也跳不过色界,而到无色界。
因为在《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中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西游记》上我们所读到的玉皇大帝所居住的天宫也没有跳出六道轮回,只是到了比我们人间欲界更高层的色界,那里物质的诱惑力更大,生活更舒适。
如此懂得“享受”的苏东坡,怎么也得在色界吃吃那些千年蟠桃,喝喝那些美酒琼酿,看看那些国色天香吧。
有时候,我也感觉,苏东坡或许跳出了色界,但是他也没有去无色界做佛祖,他留在我们身边,是我们身边平平常常的路人甲,却会在不经意间教会我们如何用豁达的心境面对苦难。
否则,他怎么会一直被人们纪念,一直被人称颂?
南非前领袖曼德拉说过,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够再度升起。
学习苏东坡,无论何时,都别丢了自己自由的灵魂,拥抱“哇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