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总是在追求效率越来越高。人们总是关心你在某个领域是不是大触,有没有成就,因为那样的成绩总是能被人第一眼看上去厉害,大家只关心你射得准不准,没有人关心你的射程范围大不大。
我们定义的那些“天才儿童”
比如现在的家长都热衷于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来举例,当一位十几岁的小孩在一场世界高水平的国际音乐竞赛中因为技术娴熟,被誉为演奏的天才的时候,你是否特别羡慕这位家长,认为他让自己的小孩从四岁开始就勤学苦练终于收获了满意的果实?你羡慕吗?
我们一定会很佩服他们的努力,可往往世界上还有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一位年轻时不甘平凡,练过琴却对各种比赛不怎么热衷,甚至忍受不了四个小时练习一首曲子的枯燥,走过了很多弯路,犯过很多错误,直到有一天他领悟到了音乐的意义,开始作曲,虽然他不出名,他坚持自己的原创,觉得那是他该干的事情。就像梵高在死前一直不被人肯定,或许他也最后没能被人肯定,但却享受了音乐的乐趣。
你会更羡慕前者还是后者?
我们最终会成为别人作品的演奏者,还是即便笨拙,也尝试对世界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创造出自己作品的人呢?
“刻意练习”在15岁之前和15岁之后有区别吗?
我们近几年听到的“刻意练习” 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运用于此,越是要在某个领域表现出高水平,那么刻意练习的时间就要越长。
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个刻意练习的时间段问题?15岁以前和15岁以后的刻意练习有区别吗?那么早早地进入专业训练,会赢在起跑线吗?
有研究者统计了两个年龄阶段的差别,原来精英选手的训练时间在15岁之前不但不比那些早早选定的“准精英”长反而更短。精英在某个时间段,特别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15岁之后,选准了自己想要的方向时,刻意练习的时间反而增长了,而之前的“准精英”却最终很多放弃了家长原来的那条路。
强制性早教可能能赢在起跑线,可往往后劲不足。前段时间特别流行的耶鲁大学的教授蔡美儿的《虎妈战歌》里,给自己女儿立下各种严格的只练习钢琴,小提琴,其他一概不许玩。二女儿13岁终于反抗再也不练习,因为那是妈妈选的而不是自己选的。
我们做为家长到底有没有选择? 而我们的选择重不重要?
在本该玩乐和探索的年纪,一直做自己喜欢的,长大后才能突破。或许读这篇文章的你也没有赢在起跑线,于是你总是借口焦虑觉得孩子不能如此。那么你的人生就此放弃了吗?我们最终成了望子成龙的中国式家长吗?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榜样的力量。我们没有赢在起跑线,别忘了也有两方面的优势
其一,我们有比较长的尝试期。只有对真正热爱的事情的内在驱动力才能最终让人坚持下来,其实不该叫坚持下来,因为喜欢你没有觉得你是在“坚持“这件事。
其二,我们在拥有更优势的认知。尝试过很多项目和领域的人,他的思维水平会不会比别人强呢?认知在什么方面体现得更好呢?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某一篇来讨论这个问题。
当我们的专注点和初心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或许我们自己说得算的事才刚刚开始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