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推荐】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人都是社会性动物。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戴维·迈尔斯,是爱荷华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后就职于密歇根的霍普学院。他一出版了17部著作,其中《社会心理学》再版了10多次,成为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的必备教材。除此之外,他还在多种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其中包括学术性的期刊如《科学》、《美国科学家》、《心理科学》和《美国心理学家》和科普性质的期刊如《今日教育》和《科学美国人》。
生活中,我们好像很容易产生错觉。比如说我们总觉得过去比现在好,又比如说我们总高估自己的能力,再比如说我们总因为怀疑对方的动机,而误解他人。《社会心理学》一书,将从自我的形成、人的行为、人际互动三个方面剖析我们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从而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也能更理解别人。
1、社会对自我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2、为什么有些人会互相吸引,一见钟情呢?
3、与人相处时,如何进行建设性的争吵?
4、女生一定更适合当家庭主妇,男生更适合赚钱吗?
【本书金句】
1、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社会拒绝令人痛苦。如果我们偏离了群体规范,常常要付出情感代价。
2、没有竞争、没有奖惩,他人仅仅在场就会影响我们。
3、与最广大群体利益相关的事情,往往是人们最不关心的事情。
【推荐阅读】
书名: 社会心理学
作者:戴维·迈尔斯
译者:张智勇 / 乐国安 / 侯玉波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类天生就是社会性动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可能孤立地生活,他的思想、行为或多或少会被社会所影响。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好像也是这么回事,即使在个人喜好和人生抉择这种非常私人的事情,也很少有人可以说完全不受社会的影响。那么,社会究竟是如何对人类产生影响的呢?今天我们要解读的《社会心理学》将会为我们理清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相信很多人生活中都有这样一群亲戚,平时不怎么来往,但他们有事的时候,就会想到让你帮忙。招呼都不打一声的,就往你家拎一堆你不爱吃的土特产,然后他们就希望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碍于面子,你也不好意思不帮这个忙。但帮了忙之后,心里又觉得堵得慌,感觉好像被这些亲戚占了便宜。在他们看来,明明和亲戚不熟悉就因为一点血缘关系,他们就认为你帮他们是理所当然,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随便到网络上翻一翻,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觉得这种亲戚很过分,认为他们没有边界意识。总的来说,大家关于什么样的人可以帮,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要么是因为两个人交情不错,要么是因为两个人有利益往来。而那些不怎么往来的亲戚,不论是套交情,还是套利益,似乎都沾不到边。
然而,我们想不到的是,在这些亲戚看来,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越了界。因为他们认为,亲戚之间互帮互助本来就是一条约定俗成的规则,混得好的就有义务帮衬一下混得差的,大家互相帮帮忙并不是以感情为基础,而是以血缘为基础的。
可能有人会觉得持有这种观念的亲戚人品不太好,因为这明显就是一种“强盗逻辑”,打着“血缘”的旗号在占用别人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但实际上呢,亲戚有这样的观念和人品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会招致不满,最主要的原因他们的观念已经落伍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在农业社会的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只有抱团才能生存。所以,亲戚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谁遇到什么难处,只要是同一宗族的人,大家可能都觉得有义务要去帮上一把。久而久之,人们就形成了有困难找亲戚的想法,而且谁要是不肯帮,还会招到大家的谴责。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型,人们不再需要抱团生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个人能力的提升,以及时间成本。因此,一部分人不再认为帮助亲戚是一种义务,这样一来,就与另外一部分还停留在农业社会的人,在观念上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是社会转型必定会经历的阵痛,但很难简单粗暴地判定谁对谁错。
这么来看,人们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是和社会环境有关的。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我们的观点可能也不同。
本书作者戴维·迈尔斯,是爱荷华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后就职于密歇根的霍普学院。他一生出版了17部著作,其中《社会心理学》就再版了10多次,成为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的必备教材。虽然他在学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个宅在家里的老学究。他十分热爱运动,每天中午都会去打篮球。学术上的扎实和活力四射的性格使他深受学生的喜爱,他曾经被学生评选为“最杰出的教授”。
在这本书中呢,戴维·迈尔斯将从三个角度来为我们讲述社会心理学。第一个角度,社会环境下自我的形成。我们将从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两个方面展开,从而得知自我是如何形成的。第二个角度,是社会对人行为的影响。我们将分别了解社会规范、社会大环境以及社会刻板印象,从中找到社会与人的行为之间的联系。最后一个角度,社会环境下的人际互动。我们将了解到人与人互相吸引的关键,人与人产生冲突的原因以及人与人是如何解决冲突,获得和解的。
2
现在,我们来讲第一个角度,社会环境下自我的形成。
说到自我,很多人脑海里可能会浮现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感受的形象。但这里说的“自我”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和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认为的自我不太一样。那么,在心理学上,自我究竟是指什么呢?
著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就曾经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自我进行了解析。他认为啊,人的人格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指的是人的本能,它代表的是人的欲望;超我则是指道德,代表的是人的自我要求;自我则是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指的是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平衡欲望与道德的基础上,不同于周围其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这样说可能有人觉得有点绕,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假设这样一个生活场景,闺蜜买了一件衣服,那件衣服你也很喜欢,但你去买的时候商店已经没货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只被本我所驱使,你可能会不惜采用偷、抢这样非法的手段把闺蜜的那件衣服占为己有;而如果你只被超我驱使,你可能会认为自己动都不该动想要闺蜜的那件衣服的念头;而如果你被自我驱使,你可能会想办法,怎么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得到那件衣服。比如说你可以询问商店几时会再进货,或者是通过网购查询那件衣服。而不同的人,处理方法不一样,反映的自我特质也不同。
通过上面的一段话,我们知道了自我是什么。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自我是怎么形成的呢?在作者戴维·迈尔斯看来,自我的形成的前提是自我认知。
关于自我认知,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社会比较”。这个术语是说,人往往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而产生对自我的认知。而且,我们都不用亲自去比较,很多时候别人会比了之后把比较的结果告诉我们。比如说考试后,学校发布一张成绩排名的榜单。我们通过这个榜单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从而判断自己算不算成绩好的人;又比如说,妈妈教育孩子总喜欢说,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从妈妈的口中,我们就可以明白自己欠缺的点在哪里。从而我们可以判断自己算不算一个让大人满意的小孩。
当然,还有很多时候,如果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不错,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话当真,认为他们说的话反映的就是我们本人。然而,别人的评价一定就靠谱吗?似乎也不一定。像我们常说的“捧杀”就是把别人的评价当真,而产生的悲剧。当事人在被吹捧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误以为自己真那么牛,然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而一步一步地落后于别人。
那么,要怎么才能规避这种情况呢?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主动与别人比较,多观察、多思考,然后通过与别人的差异来认识自己。比方说,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一个人的生活水平比自己低,从中我就会意识到自己不算最穷的人;又比方说,闺蜜总是收到男生递来的小纸条,我们却没有收到过,从而我们就会明白自己不是那么讨异性喜欢等等。不过,自己主动去和别人比较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获得准确的自我认知,不准确的自我认知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认知偏差。
自我认知偏差,又叫自我服务偏差。专业解释是这么说的,这种偏差会使人更倾向于以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知觉。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比如说,网络曾经有一个段子,那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如果随便在街上问一个女生给自己的颜值打几分,几乎所有女生都会认为自己的颜值在八分左右。然而,事实上,根本不可能会有那么多八分的高颜值女性。因为颜值打分的逻辑是按照人数来划分的。以及格线为例,60分的女性只占总人口的40%。也就是说80分的女性只占总人口的20%。所以,颜值越高,人数就越少;颜值越低,人数越多。
女生给自己颜值打分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往高分打,这就是一种利于自身的自我知觉。这种自我知觉的方式,其实暗含了一种非常普遍的大众心理,那就是不管是能力、颜值、还是性格、技能等等,只要涉及到评价指标的,人们都会认为自己要高于平均水平。
而这种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的心理,往往在解释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的时候,则会出现双重标准。什么意思呢?
就拿积极事件来说,比如说某个人突然事业成功,迎娶白富美,成为了人生赢家,如果让当事人来解释突然这么成功的原因。当事人往往会把它归功于自己的个人能力。但如果是旁观者来解释当事人获得成功的原因,旁观者则会弱化当事人的努力,而把这些都归功于当事人的运气。同样的,如果一件消极事件发生,比如说被炒鱿鱼、女神投入别人怀抱等等。当事人在向别人倾诉的时候,提及原因可能就是怪自己倒霉,认为自己是运气不好;但如果是旁观者来分析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倒霉时,旁观者可能会认为是当事人他们自己个人能力欠佳。而这种对自己和别人在成功或者失败时,不同的解读,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归因错误。
之所以我们会产生归因错误,作者戴维·迈尔斯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很难感同深受。一件事的成功与失败本来就是能力与运气的综合组合结果,如果我们自己失败了,我们在回想失败原因的时候,可能会不断地深化自己运气不佳的事实,久而久之我们就忘记可能这次失败跟能力也有点关系;但如果是别人失败了,我们在听别人描述自己的经历的时候,由于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可能一眼就看见别人的问题,却忽视了如果运气好一点,这点问题可能不碍事。
当然,除了很难感同深受之外,一些高自尊的人常常也会犯归因错误。关于自尊,很多人可能也知道,它反映的是人们对自己价值的一种认可。高自尊的人对自己的价值肯定是超级认可,他们认可到什么地步呢?按照作者戴维·迈尔斯的说法,那就是高自尊的人在遭遇失败的时候,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既然自己没成功,其他人也不会成功。如果其他人获得了成功,他们就会通过夸大自己遇到的困难维持内心的平衡,从而确保自己的高自尊心。
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经历失败后,一个人如果能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总好过自怨自艾,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要好。这样他们可能不会失去信心,在自我实现的路上也能走得更远。
其实这只是这些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归因错误往往会导致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盲目乐观,另外一种则是过度自信。这两种心态恰恰都是自我实现路上的阻碍。
如果一个人始终处于盲目乐观的状态,他们很有可能不懂得居安思危,不会采取应对危机的防范措施。等危机真正到来的时候,他们就只有坐以待毙的份。作者戴维·迈尔斯在书中举了个例子,在2005年,美国房地产市场非常繁荣,房价一直涨,很多人都通过买房大赚了一笔。因此,很多投资房地产的人对房地产市场就出现了盲目乐观的心态。那些人宁可负债也要投资买房。结果,2007年到2009年经济衰退,很多人还不起债务,银行直接收回房产,那些投资房产的人一夜之间破产。而这,就是盲目乐观所造成的苦果。
盲目乐观不可取,过度自信又有什么问题呢?心理学家克鲁格和邓宁认为,对自己的能力能够进行正确的评估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如果人们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往往就会产生一种与能力不相符的自信。这种自信就是过度自信,过度自信的人往往不懂得脚踏实力,只会好高骛远,反而会对自我实现造成损害。比如说《冲上云霄》中的何年希就是一个过度自信的人。她想当一名飞机师。但她在学习期间,并不太认真,总是一副玩玩打打的样子。模拟飞行的时候也对安全事项不放在心上。一问她,她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正式飞的时候她不会这样。结果,何年希正式成为飞机师后,在飞行期间频频出错,被上级安排要进行机师的复核考试。如果不通过,就会被劝退。
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想要自我实现,就要尽量避免归因上的错误。如果遇到挫折,要尽可能的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获得成功,也要尽量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到位,有没有运气的成分。只有始终让自己处于清醒的状态,我们才能够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不过,在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知之后,人们要如何选择自我实现的方向呢?
心理学家罗伯特·默顿曾经提到,社会期望其实是人们自我实现的预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多数人选择人生的方向时,表现上来看是自己选的,实际上很多时候是被社会期望引导的结果。
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朝着社会期望靠拢,这个时候社会期望就成了自我实现的目标。比如说在改革开放以前,很多人的目标是当公务员,拥有一份体制内的工作。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目标,是因为对当时的人来说,体制内的工作是一份大家公认的体面工作。所以,在社会期望引导下,年轻人以进入体制内为自我实现的方式。又比如说很多女性在结婚以后,会将自己的重心放在家庭。因为即使在今天,女性照顾家庭仍然是一种社会期望,很多女性在这种社会期望的引导下,就会在结婚后慢慢淡出职场,然后以照顾好家庭为自我实现的目标。
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自我的形成看起来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但实际上无时不刻都在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3
好了,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知道了这本书探讨的主题是社会如何对人产生影响。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部分,社会环境下自我的形成。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自我形成的前提是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一般来说,我们通过社会比较来判断自己是谁。在判断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从别人的评价中形成自我的认知,也有可能是在自己主动与别人比较的过程中形成自我认知。不过,自己主动比较所形成的认知往往很容易产生自我认知偏差。自我偏差一般会导致归因错误,那就是自己失败了是运气不好,别人失败了是能力不够;自己成功了,是个人能力强;别人成功了,则是运气太好。
在对自我有一个认知之后,人们可能会想要实现自我。一般来说,自我实现的方向和社会期望息息相关的。人们不太可能完全摆脱社会期望的干扰,来凭空选择一个发展方向。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要警惕两种心态,一种是盲目乐观,一种则是过分自信。这两种心态看起来很像,但差异还是很大的。盲目乐观指的是人不懂得防范危机,过分自信则是指人们会产生自己有实力的错觉从而丧失奋斗的动力。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一部分内容。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没想到社会对自我的形成有那么大的影响。那么在社会的影响下形成的自我,还会在哪些方面被社会所影响呢?我们将在第二部分来接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