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见》笔记1

一、空性见的重要性

        佛法分二谛,有世俗谛、胜义谛。

        出离心、菩提心是一种愿望,没有离开心的意识,是世俗谛的范畴。

        空性、真理的层面,是圣贤认识的境界,是胜义谛的范畴。

        实相、空相、真如、本来面目、都是指事物的真相,世界的真相。

        因为不了解空性见,我们的认识是带着个人经验的错误模式,我们却不知道我们的认识是错误的,由此引发很多烦恼和痛苦。想要改变错误的认识,只有学习佛菩萨的大智慧。

        虽然修习出离、菩提善愿,皆可改变生命品质,但不能彻底解除轮回的根源,因为不能断除三有,即无明、迷惑、烦恼。

        我们应该努力通达缘起法:一切存在都是因缘条件和合而成,条件败坏事物就消失,即是佛法所说的缘生缘灭、缘聚缘散。

        缘起的智慧是指:一切事物的自性是空的,也就是说,没有不依赖条件而能永恒存在事物。

        世间法是凡夫的境界,是有漏的,四谛中的苦,集是凡夫生命的因果(流转)。

        出世间法是佛菩萨、圣贤的境界,是无漏的。四谛中的灭、道是圣贤生命的因果(解脱)。

        从因生果,真实不虚,修行中宁可我见很重,也不能有微小的断灭见(不信因果)。因为业一定会感得果报,业一直在发展中,条件成熟,果报还需自受。死不能帮我们断除业力,我们都会随业往生,不断轮回。

        因果一定是有的,但是对因果现相设定的执着,是没有的。譬喻,我们在昏暗的路边看到一条绳子,我们以为是蛇,我们感到恐惧,那恐惧就是我们错误的执着境界产生的,是我们错误的认定,他并不真实恒久的存在。但是引起我们恐惧的因素:绳子、昏暗的光线、眼睛的看见、往昔对绳子的印象等等(缘起)是存在的(假有)。只有真正认识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因果不虚,去如实的看待,才能从我执中超脱出来,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空性智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