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为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实施双减政策,是对教育格局的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有人鼓掌赞同,有人捧腹担忧,这样的政策能不能让人们如愿以偿。答案是肯定的,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优等生,和差等生,估计家长赞同,对于中等生,家长会喜忧参半。
下面是我平时听到比较多的声音:
01 家长的心声
“现在学科都不允许开在周六日,双减让孩子们家长们更累了,晚上学校晚托回来还要去学科补习,本来周六日轻轻松松的,现在大人小孩都累”、“我们肯定要补呀,其他孩子都补,我们不去那就落后了呀,对于培训学科我们还是有需求的”、“我们现在作业是少了,孩子们轻松了,可是不知道成绩会怎样,也是很悬,我们也纠结要不要去上培训班”、“我是不上了,以后就当农民吧”、“双减一出台,家长花的钱更多了,哪还敢生第二胎第三胎,以前就交交培训班的钱,现在学校交的钱也多了,听说初中晚自习又开始收费了,家长也很无奈”、“不管双减不双减,只求老师不要动不动就布置让家长批作业,改错题,说家庭教育第一位,家长最重要,我们如果都能,孩子就不必上学了”,…………
02 孩子的心声
“我们现在作业是少了一点点,但是晚上去补习学科,不喜欢,喜欢以前周六日”、“现在好舒服呀,作业很少,回家就可以玩喽,补习班也可以不去了,太开心了”、“不去补习班,我的成绩会不会掉下去呢?”、“现在周六日可以学自己喜欢的舞蹈画画,可幸福嘞”…………
03 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老师的心声:“我们现在也有很大的压力,不单单课要保质保量,还要想花样让孩子开心”、“现在测试不测了,我们得更要关注到每一位孩子了”、“晚托时间延长了,我们管了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没人管了”、“不管怎样,新政策来了,我们都得先适应,我们也很紧张,作业量少了,孩子的成绩会不会稳住,我们中国还是需要题海战术的”…………
不管是家长,孩子,老师,都在不断的适应这些政策,既然政策出台了,国家领导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有道理所在,在我看来,“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虚度光阴,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不是在教育责任上撂挑子。而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健全作业模式和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