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一直在尝试写点东西,就像挤牙膏一样,每周至少写一篇,但是写出的内容有时候自己都看不下去。其实自己也明白,就是逻辑性太差,描述平铺直叙,毫无层次起伏,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说白了就是不会讲故事。《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第五章正是教大家如何讲故事的。
第五章的标题是《有说服力的故事,如何展开》,主要内容就是通过SCQOR结构来学习如何有结构的讲述一个故事,具体一点就是如何叙述一个解决问题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实例展示了如何导入一个故事,如何展开,如何收尾。
5.1故事的本质
金字塔机构中,关键主题的发展流程就是一种结构性的故事展开。故事将信息组合成逻辑金字塔,故事的展开就是通过逻辑连接词串连起信息,就是关键主题之间的关联性,通过连接词将你的故事情节变紧凑精彩。
5.2 用SCQOR铺陈
所谓SCQOR,就是以下的首字母缩写:
S:Situation 设定状况;C:Complication 发现问题;Q:Question 设定课题;O:Obstacle 克服障碍;R:Resolution 解决收尾。
SCQ为故事的导入,O为故事的展开,R为故事的结尾。根据“起、承、转、合”框架来对照,SCQ为“起”,O为“承、转、承、转”,R为“合”。
5.3 SITUATION(设定状况)
要先介绍故事的主角,让大家知道主角目前处于稳定的状态,应依照时间顺序描述状况,所谓状况,是指不管好坏,到目前为止持续发生的稳定状态,同时还要设定故事展开的涵盖范围。最重要的内容必须和与接收者的知识、信念、感情或者愿望相关,一定要能让接收者产生共鸣。
5.4 COMLICATION(发现问题)
C颠覆了S的稳定状态,表现出事情发生变化。C的作用就是确认主角面临的问题类型,并且是选择符合接收者认知的问题类型。
恢复原状型:必须修复已经损坏的事物,不能放任不管。
预防隐患型:目前没问题,但希望将来不会损坏。
追求理想型:目前没有障碍,但希望能更好。
5.5 QUESTION(设定课题)
发现问题后,必须设定课题,必须根据C阶段的结果是什么问题类型,下面的图就是三种问题类型对应的课题。
在Q阶段,是要按部就班铺陈整套课题还是只讲一两个课题,必须视情况而定。个中关键是接收者期待你讲到哪里?
故事的导入部分“SCQ”最好能用简短的语言来表现,但当接收者对于SCQ的认识、知识及理解不足时,应增加解说的长度。
5.6 OBSTACLE&RESOLUTION(克服障碍、解决收尾)
O阶段要解答Q阶段设定的课题,找回C阶段打破的安定感,这是故事展开的核心,应占整体篇幅的60%-70%。
R阶段就是最后找出真相,确认课题的解决策略。
5.7 故事的核心部分如何展开?
O是故事的核心,就是回答Q所设定的课题,应根据不同的问题类型来分类及说明。
课题领域是累积的,后面的课题会包含前面的课题。例如,如果课题是分析原因,则必须先说明现状,才能说明原因。
恢复原状型问题,故事要提到说明状况。预防隐患型故事,一定要分析诱发原因,追求理想的故事,一定要说出实施策略。
故事收尾要简洁有力,要连接未来,提示出留待下次说明的事情。
5.8 SCQOR的实例
开场紧凑,过程精彩,结尾简洁有力。
举例:
喜欢狗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小区中养狗的人也越来也多,我家也养了一条金毛,一家人其乐融融。(S)突然一日,物业提出了告示,根据有人投诉小区环境因狗变乱,现在征询大家的意见,是否禁止大家养狗?(C)必须得联合大家保住养狗的权利。(Q)于是我写了公告,并通知到了每一个养狗的家庭,遛狗必须使用狗绳,避免吓到行人;接好狗狗的大便,坚决避免留着路上不管;深夜、清晨避免让爱犬吠叫,避免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大家都较好的遵守了其中的约定。(O)禁止养狗的提议就没有人再提及了。(R)
只要是有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讲故事,就可以套用SCQOR结构,可以说这是一个万能模板。《玩具总动员》的制作者皮克斯动画工作室针对讲故事有一套22条军规,其中第4条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__,每天__,有一天__,因为如此__,因为如此__,终于最后__”,这也是一个简单的经典的SCQOR模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种模板是刻板的,是稳定的,但使用起来是安全有效的。
【END】感谢您的阅读。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系列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