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对于教学理论来说同样适用。经朋友推荐,买回了《教学七律》。这本书很薄,但是读了却特别受启发,感到是字字珠玑,而且读时内心充满了激情。我不自觉的写下了这样的读书感言:“读此书,让心中已经点燃的激情疯狂地燃烧起来。”
之所以有这种感觉,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在读这本书时,恰巧听两个年轻老师的课。书中的很多话语都可以用来点评老师的课,可以这样说,几乎不用评课,只需要把书上的一些句子摘录出来给他们看,让他们受到启发极好。所以这本书读的正好应情应景。
上班以来,刚开始的那些年里没有什么正式的教研,没有互联网,理论书籍也很少,我对于课堂的理解只是限于我对语文或者说是文学的认识,也是基于我语文的喜爱,所以我是靠感觉和理解来上课的。到课改之后,参加的培训多了,接触的理论书籍也开始多起来,突然发现很多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但是今天读了这本书,很多理不清楚的头绪都有了眉目了。
《教学七律》这本书只有简单的100页左右的内容,是我见过的最薄的教学理论专业书了。它从八个方面阐述了教学的规律(不知道为什么命名教学七律):教学定律、教师定律、学习者定律、语言使用定律、课程定律、教学过程定律、学习过程定律、复习定律。每一个标题下面都有若干个小标题,文字不多,但是把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要素都阐述的深刻而明了。每一个条目虽然简单,但是每一个字都渗透着作者对教育规律的理解。
回想两个年轻老师的课,在想想《教学七律》里所讲的那些经典语言,感到他们的课最大的问题时对自己的认识、对课程的认识、对学生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也就是本书阐述的几个规律中的三个。
作者提出的教师定律是——教师必须熟知他要教的内容。可是看这两节课,老师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只是为了“别人会怎么说,学校怎么要求”等来设计自己的课,而没有从教材本身和学生的学情出发去考虑教什么。课堂上呈现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只是为了展示老师自身的教学设计,而没明白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呈现。所以作者说“不完全的认识必然会导致不完美的教学。”“无论在哪个学科中,只有真正的学者才会对自己学科的伟大保持有增无减的热情。正是因为有了清晰的思想,他们那诗人和演说家般的惊人的才华才会被激发出来。”作为老师我们如果仅仅把教学作为我们的职业,把我们所教的学科当做仅仅是学生所学的一门功课而已,那么他就不会有“惊人的才华被激发出来”。因为“对所教内容一知半解的人一定是冷漠而缺乏活力的教师;但是灵魂被所教内容点燃的人洋溢着极富感染力的热情,他自己对于学科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地激励了学生。”这也就是我们的老师平时所感受到的:为什么一些专家的课,学生都表现的那么活跃呢?为什么同一班学生在不同的老师的课堂里表现的会有很大的不同呢?在平时的课堂里,我们的老师很注重自己的设计,包括一张可见的制作、甚至是一个背景的选择,殊不知恰恰是“对知识的通晓”可以“唤醒老师所有的能力并使之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因为“对知识的了如指掌使他可以毫无约束地掌握和使用这些能力。熟悉课程的人不着急不慌张,不用每次提出问题的时候都得到教科书中找答案。因为他了解他应该知道的学科,所以他熟门熟路,悠然自得地观察班里学生的学习,胸有成竹地领着他们的思想走向。”所以我们的老师因为不熟悉、不了解、不能很好的掌握自己所教的学科,就只能把心思放在自己的设计上,放在自己的思路里,放在如何应对学生的回答里,所以自然而然就顾不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所得。
当我问到两位年轻老师的一些设计为什么这样处理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是“我觉得、我认为、我感到”等字眼,究其原因,是他们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专注的神情,全神贯注的态度,脸上充满了要去深入探索的渴望,这些只是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并且表现出积极注意力的迹象。这种兴趣和专注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者突出的精神状态,构成了真正的学习者的本质属性。学生的真正动力存在于这种有兴趣的专注中,它是学习能够完成的一个必要条件。”仔细审视所听的两节课,老师们完全忽略了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状态:远离学生生活背景的知识该怎么处理,一节课要教的知识点该怎么选择,课堂的深度该怎样延展等,老师都是自己在自说自话。在课堂上,由于老师的精力集中在自己的设计上,所以就忽视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因为“学习者必须怀着兴趣投入到事实或真理的学习中”。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力或者注意力是涣散的,那么学习过程必定是低效的,学习结果也回事低效甚至无效的,因为教一个“完全没有注意力的孩子,就像对聋子或者私人说话一样”。两节课整体课堂沉闷,可见学生的思维也是停滞的,不可能带来思考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将要通向哪里,我们要把学生带到哪里,是我们要思考的。如果我们要讲的知识是学生所不能理解的,或者是把学生已经知道并理解的内容再讲一遍,无异于是嘲弄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正如强迫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孩子在跑步机上跑步或者让一个小孩子去跑马拉松一样,这对孩子都是伤害。而且这种心灵的伤害比身体的伤害更为可怕。
在本书中,让我感兴趣的还有对语言的使用的阐释、对课程的阐释等都是经典。一本薄薄的书,值得慢慢的品,细细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