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和一个家长聊天,家长说孩子出去了,总是找不到去哪里了,买的电话手表也不带,总是不能按时回家,家里经常因为这个事情闹得鸡飞狗跳。
从这些事情上能够知道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但是孩子却不领情。我分析了下,原因可能是父母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掌控孩子,以至于孩子在有自己的想法后,两个人的想法不一致时候,孩子总想要逃离,怎么可能会领情。父母在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时候,用自己的固有方式去表达,不考虑孩子能否接受自己的方式。还有就是,父母总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而不是认为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总认为孩子就是孩子,而不是把他们看成一个能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人,总是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有时候希望孩子成长,有时候还不希望孩子脱离自己的掌控。
关于很多问题,我觉得对孩子的关心不是要浮于表面,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框架,建立自己的原则,建立自己的标准,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个很好的把控,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并加以自我约束,而不是,全部都是由父母去约束。
父母养育一个孩子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要想孩子和自己亲近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而非说几句难听的话就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