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网上定购的新版《红楼梦》CD碟到手,迫不及待打开聆听。十四曲听完,感触良多,不吐不快,遂成此文。
当年曹雪芹恐怕作梦也想不到,他的一纸腐文在几百年后会成为传世经典;会被搬上舞台拍成电影电视剧,而且改编无数,翻拍累累。今天又有人把其中的乐曲整编演绎成CD专辑出版,不仅名懆一时,而且价值不菲。
此专辑是在影响最大的87版电视剧王立平作曲的基础之上,由张宏光等人进行再编曲的结果。这里我们看到了大师的传承,艺术的延续,传世经典就这样被打造出来。初听此专辑的第一印像是纯净,每种乐器交代的清清楚楚,如第一曲“红楼梦主题曲”中编者大胆使用由24把提琴组成的西洋弦乐队为民乐伴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造成了强大的交响效果,把`民族乐器的艺术特色烘托的分外鲜明。而民乐部分则由中国民族乐器的几件瑰宝;二胡、琵琶、古筝、笛子、箫的独奏组成,真可谓粒粒珠玉,声声叠翠。再加上顶尖的编导、顶尖的器材、顶尖的录音师造就了这几乎不可逾越的音乐颠峰。
十四曲中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两首,枉凝眉(民乐版)和葬花吟(民乐版)。这里编曲们匠心独用的作了减法;没了人声、没了弦乐队、没有电声乐、更少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但却让乐曲变的更纯净,更纯粹。
‘枉凝眉’中只有咽呜如泣的箫和悠远灵动的古筝,却把一对断肠人的惆怅无奈表现的淋漓尽至。‘葬花吟’也只有一把二胡,一支琵琶,乐器已少的不能再少,但巧用了中国民族乐器的传统搭配,把这首经典中的经典提升到崭新的高度。
87版电视剧‘葬花吟’中因有了陈力的女声,给乐曲增色不少。每当陈力高腔唱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时,人们的情绪也被调动,血脉喷张,思絮绵绵。当陈力第二遍唱到此处时,已是泪眼模糊唏嘘一片。民乐版的‘葬花吟’没有人声,却有二胡,而且也只有二胡堪当此任。民乐中我最喜欢的是二胡,时常纳闷;仅由两根丝弦和一把马尾弓组成的如此简单的乐器却有此等丰富的表现力。二胡的魅力主要来自演奏者的技巧和情感,尤其在表现苦难悲情方面更是无与伦比。应该说这段二胡曲完美的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式音乐特色;即流水般的音乐线条和委婉曲折的音乐色彩。在清丽明快的琵琶声中,二胡时而哀怨低迴,时而高亢激越,成功的表现了林黛玉这位弱女子所发出的“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无奈悲歌。
世事难料,谁又能知道,这段二胡曲会不会象‘二泉映月’、‘江河水’、‘空山鸟语’、‘病中吟’等名曲一样成为传世经典呢?
后话;我不是学音乐的也不懂乐理,分不清宫、商、角、徵、羽,也分不清清乐、雅乐、燕乐的调式。但我喜爱音乐,我想这就够了,籍此斗胆在这里胡诌几句,各位看官,请勿见笑。
一叶随风
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