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刷爆了你的朋友圈,却只卖一点钱

一到周末,表妹整个人都荡漾起来了。

只想到处约约约,逛街、看电影啊。

可是约来约去聊了几句,表妹毛了——

为嘛你们只知道捧不红的景甜、小脸影后国际章两任谋女郎打擂台的话题片呀?

同天上映的,还有一部国产“小片”呢:

《我在故宫修文物》

年初,这部安静的国产纪录片点燃B站。

罕见地拿下豆瓣高分,9.4

纪录片嘛表哥之前写过的。

这次上映的,是它的同名大电影。

右边四位为部分主创

讲的,还是那些文物修复师们,沉静又欢脱的深宫日常

陶瓷组的妹子纪东歌,还趁着周一闭馆,在太和殿广场上踩单车。

钟表修复师,“故宫头号男神”王津还在鼓捣那座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

(左下角那只小鸡,麻烦你为我男神动一动好吗)

木器部的植树Boy,史连仓师傅。

还在弄父辈种下的“御枣”。

这是我父亲他们那辈种下的

画面分别来自纪录片版(左)、大电影版(右)

情节一毛一样,动作神同步——

根本就是同一碗汤,再喂一次嘛。

这话说得,对又不对。

对,因为电影版就是对原来的素材进行重新剪辑。

不对,因为还加进了后期补拍的新镜头、之前在剧版中被剪掉的镜头。

但这些新内容,坦白讲,

上个月,《故宫修文物》作为金红棉影展的开幕影片在广州提前映,表妹去看片,开场前和导演萧寒聊了一段。

他亲口认的:

内容差不多是一样的,剪进来的补拍部分,不到十分钟。

于是表妹又一次暗自OS“这不是炒冷饭么……”,好忐忑地看完了展映——

没想到,这碗“老汤”……还行。

在表妹看来,年初的剧版《我在故宫修文物》之所以震撼,是因为——

在一系列故宫主题纪录片中,它罕见地敢于平视故宫

此前,拍故宫的纪录片大多追求一种宏大的史诗感。

如2005年的纪录片《故宫》,威严的紫禁城被镶嵌在红日背景下。

仰拍、特写、长镜头,皇权被烘托到无以复加。

屋檐上小兽,沉浸在夕阳的光晕里。

用长镜头将剪影神化、神化、再神化。

纪录片《故宫》

而今年年初的剧版《我在故宫修文物》,完全挣脱这一点。

宫殿庙宇多么威严肃穆,不拍。

拍破损的文物、故宫上班族。

拍石地上,吃杏子的蚂蚁。

拍神兽,但“神性”都被段子化解了。

这里以前被戏称为

将近三百年没有男人进来过

说白了,剧版《修文物》不再关注“大”,它着眼“小”

很庆幸的是,电影版保留了这种“小清新”。

听说木器组打了杏子,其它院的修复师“举着盆儿”溜达来,要“分赃”。

雨天的下午,车棚空荡荡,猫儿在窗台上打盹。

脸上的绒毛随风飘。

下班还有一个标准动作,锁好门要多拽两下。

喊一声,“锁门啦”。

修文物除外,电影版的着眼点越来越小了

但相比注意力更细碎,电影版《故宫修文物》最特别的地方还在于——

零旁白

我们都知道,央视范儿的纪录片,以旁白输出信息的做法是其标签之一。

剧版的《修文物》也一样。

木雕佛造像因为便于移运

绝大部分的精品都早已在早年流失海外

但它高明在,把旁白玩出了花——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三不五时蹦个槽点。

如旁白会煞有介事地说,“王有亮要去执行一个特殊的任务”。

然后表妹眼巴巴等着王有亮师傅踏着小电驴穿越了大半个故宫,跑出来,发现王师傅原来是去——

过!烟!瘾!

就在表妹黑人问号脸的同时,弹幕都被萌炸了:

特殊任务之抽烟……特殊任务23333……特殊任务???也是可爱

可以的,这项任务很特殊

但剧版旁白的坏处,也很明显。

它有一种戒不掉的寓意色彩,不断提炼历史和现代人千丝万缕的联系。

还有反复强调的历史感,透露出一种穿越的“野心”。

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百年前的末代皇帝溥仪

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

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和特殊生命体验

但电影,没有旁白、没有主观信息。

一种完全开放的私体验,见山见水,全看自己。

如果说剧版还是有情节、中心思想的故事,那么电影版更像散文诗。

看不看得懂、欣不欣赏得来,都是观者自己的事。

同样的画面,在纪录片里的旁白是:

乾隆的生母,当年也许就像这样

坐在这里欣赏过自己的柜子

而电影版……没有画外音告诉你应该想什么。

你要自己去感受。

看电影版《修文物》,就感觉原来那个在你身边讲解的导游不见了,只剩下自己在故宫里漫步。

少了旁白的提点,多了一点小细节上的人情味

看看这些镜头。

不同院儿的修复师相互帮忙,像串门一样。

屈峰在吗,让他看一个木器的东西

一秒后,屈峰过来了。

过一眼,撂句话,摆摆手就走。

横两根木棍就行

——表妹不由脑补起屈科长内心OS:分明小事一桩嘛。

再有,这个下班后的“员工健步走”活动。

史连仓、王有亮两位师傅都在等自己徒儿。

边等边吐槽:

合着咱俩都师父等徒弟

结果,王师傅的徒儿到了,史师傅的徒儿还没来。

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师徒甜蜜蜜,自己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简单说,不管剧版还是电影版,精神气都是一样的——

什么大视角、宏观叙事统统去死,小人物、小点滴才是王道

但这俩版本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旁白。

电影版去掉旁白,并不是导演有意“放弃治疗”,因为看电影和看电视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电视屏幕小,而且摆在客厅里,需要更多的讲解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而电影院银幕巨大,观众处在黑暗中,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电影上,这时如果再加入旁白反而是一种打搅。

很多在电视上难以察觉的细节,会在无言中自动跳到你眼前。

这种把主动权交给观众的任性做法,其实并不罕见。

毕竟表妹看侯孝贤作品,也过有类似感觉。

正如侯孝贤导演自己讲的:

我的创作焦点是生命的本质。讲就讲完了,没什么。

如果说要延伸,那是教师们的事,他们是会教,我是不会教的。

《侯孝贤电影讲座节选·侯孝贤谈小津与布列松》

但不得不说,没有了旁白的引导,电影版《修文物》最大的硬伤也暴露了——

剪辑太任性

看过剧版的表妹都好几次懵了。

毕竟剧版的镜头转换还有旁白牵引——

当镜头切到漆器室:

漆器室的御稿箱在一点点变化

那么影版则是,剪切毫无征兆、线索。

上一秒还是钟表组,下一秒切到书画组。

又切到金石钟表组。

中间某处再无端端插入几秒,没有故事线索的修复师。

这些人在做什么?没人知道。

到第八分钟才又切回钟表组,这次王津师傅总算说了背景,哦——

是为了建院九十周年的大型博物展,大家都在忙活呢。

这种无头无尾的剪辑,比比皆是。

难怪豆瓣网友@暖暖直言:

太散太乱···不算一部好看的纪录片

确实。

没有了旁白,电影版《修文物》应该在电影语言上更讲究,剪辑上更有调理。

但显然它在这方面仍然欠缺。

电影中还是那些被赞誉过的素材,但是这次观众想要看进去,不太容易

不得不说,对被套路满满的商业大片喂大的我们这一代来说:

这就是一部,门槛太高的纪录电影

就在表妹码字期间,电影版《故宫修文物》已经有豆瓣评分了。

7.6,比剧版低出两个段位。

还有类似这样的评论@死于2016:

根本也没有多么精彩,没有故事也没有人物,流水账一样的叙事特别肤浅

坦白地说,即使《修文物》有剧版的高分加持,表妹也对它能抵达的观众群不乐观。

这也是国内纪录片共同面对的尴尬。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应该是近年来最有观众缘的国产纪录片。很多饭店甚至以自己的菜品被它收录为荣。经常可以看到饭店里循环播放该片。

但《舌尖上的中国》年初推出电影版《舌尖上的新年》,应景地在年关前上映,票房却只有可怜的193万。

在如今的中国电影行业,没有明星,没有话题,纪录片很难有市场。雅克·贝汉导演的《地球四季》也是这种情况。

而有迪士尼、陆川、周迅撑腰的《我们诞生在中国》命运就很不一样,票房高达6650万。

《舌尖上的新年》《地球四季》《我们诞生在中国》

近期《我在故宫修文物》和《生门》两部纪录片的上映,无疑是对院线片题材上的补充和突破,但纪录片距离发展成一种成熟的类型片、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仍然还很远。

上映三天票房分别为385.3万和61.9万

是的,今天去电影院的主流想法,就是为了娱乐、热闹、痛快。

并不说这样的想法错,但也不能因此认定,所有人看电影,就为了娱乐、热闹、痛快。

比如表妹此时默默掏出手机,发现《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市中心的院线,今晚一场,明天一场,一个接近午夜场(22:15分),一个是早上10点。

不得不说,去看这部片的人,你们都挺独特和任性。

也挺不容易。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请叫我的全名达闻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5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43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3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3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76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