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说:“当他们走进屋子里时,你是否会眼睛发亮?”
面对孩子,你是否具备一双时刻会发亮的眼睛,可以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有效鼓励呢?
-1-为什么要对孩子鼓励?
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每个孩子的不良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失望,只有鼓励才能消除失望,把孩子拉出不良行为。
但鼓励又没有那么简单,很多父母们不愿、不能、不会运用鼓励。
大人习惯负面反应,陶醉于惩罚的快速见效,不愿浪费时间去鼓励;
面对孩子不良行为,大人经常会被点中“穴位”,自动启动“爬行动物脑”,不能主动去鼓励。虽然父母不会像爬行动物吃掉自己的孩子,但会快速“啃掉”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还有就是,很多大人其实不会鼓励,并不清楚鼓励和夸赞到底有啥区别?什么时候该如何运用鼓励?
-2-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呢?
《正面管教》告诉我们:鼓励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人生必需的技能和感受力。
可以总结为“三鼓三励不夸赞”:
一鼓气,让孩子自信充满勇气;不要夸美德。
二鼓事,说“干得好”;不夸人如“真聪明”。
三鼓过程,鼓舞努力的过程;不夸结果,如“考了100分”。
一我励,用“我式句”,如“我感谢你的合作”;不你赞,如“你真好”。
二自励,让孩子自省自评,为自己而努力;不他赞,让孩子依赖他人的评价。
三长期励,让孩子自信自立、长期激励;不短赞,为了获得短期别人的认可。
归根结底,三鼓三励的有效鼓励,效果在长期、在于让孩子自信;而夸赞则注重短期,只会让孩子追逐短期评价、最终依赖他人的评价生活。
-3-如何进行有效地鼓励呢?
《正面管教》认为鼓励是这本书的焦点,对如何进行有效鼓励进行了详细论述。可以总结为3W1H。
When,时机,只有在双方都冷静时,才能进行有效鼓励。
可以通过“我、选、退、避”。“我”句式表达感受,不要使用伤害性的评判;“选”项给到孩子,让孩子选择立即处理还是冷静以后;“退”出争吵,积极暂停、友善退出;“避”开他人的社会压力,与孩子私下一对一处理。
by What,靠尊重,父母要以身作责做到相互尊重,。
可以概括为“我、信、趣、陪”。“我”负起解决问题的责任;“信”任孩子和父母有能力处理好;兴“趣”,对孩子的观点保持兴趣;“陪”伴,和孩子约定私人陪伴的特别时光。
to Where,目的地,是最终解决问题让孩子学会自我成长。
可以“我、爱、改、补”。“我”自评,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成长;“爱”的感受,通过抱一抱等小动作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边成长边感受到爱;“改”善,不是完美,找到孩子85%的优点,并让它不断改善变成100%;弥“补”,用非惩罚方式去弥补错误,帮孩子培养社会责任感,减轻痛苦不安。
How,有效的方法。
可以“我、练、问、错”。“我”的回忆,父母用童年回忆帮助自己记住孩子的观点;训“练”孩子,花些时间,让孩子逐渐学会改变;“问”启发式问题,鼓励孩子自主思考;试“错”学习,把犯错变成最好的学习时机。
所以有效鼓励就是,在冷静的时机、通过互相尊重、采用有效的方法,最终达到孩子自我成长、自我解决问题的目的地。
掌握了3W1H,理解了三鼓三励不夸赞,每个父母都可以拥有一双发亮的眼睛,用有效鼓励去激励孩子的成长。
【无戒学堂】日更第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