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
昨天谈了段读经心得。一朋友看了,打了58分。呵,蛮以为怎么也会七八十分的,谁料竟及格线都不到。但读《老子》稍久,也倒并不在意,也没有急着去问,朋友道出原委:你只说了“多或惑”,对“少则得”不曾涉及啊,只论其一,不论其二,与标题不符啊。
呵,不想也知道,确乎如此。写东西的时候,就自己感兴趣的越说越多,结果忘记了结构的均衡,甚至顾此而失彼。检讨之后,便对读经心得重新规划,分成章段来写吧,这样来得更直接,免得铺排太多,失于照顾。
少则得,是老话,也是经典。其实还是讲求凡事要一步一步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脚一脚地走,事要一点一点地干,想着一口吃个胖子,想着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想着昨日田舍郎、忽登天子堂,想着太阳升起的时候自己眼前金光一片,想着-----
这都来得不现实,不真实,不可能。
前天登山,从红门上去,盘道六千余级,远远还见的南天门,在脚下竟看不到了,看到的只是松柏铺成的一层一层油绿或金黄。起初那股豪情有些受挫,尤其妻子,右膝曾扭伤过,惮于如此远行。
但又颇想挑战一下自我,头一甩,竟也豪气干云起来:快二十年没登到极顶了,今天就试一下,看能登到哪?
结果一步一步开始向上,从斗母宫、经石峪、水帘洞、三官庙,居然也走到了回马岭,走到了壶天阁,在前行的过程里,虽也时走时停,但一直没有停太久前行的脚步。
噢,不怕慢,只怕站。不怕走得慢,只怕走得中断。就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往上追,在审视多年不见的碑刻巨石头枯槐古松的过程里,山路就在脚下延伸。当然,这路一直在延伸着,但当没有经过你的丈量过的时候,他延伸到天边又与你何干?只有当双脚踏上一级又一级的石阶,这山、这景、这水、这石才与亲近起来,才与你发生了关系。 正因为一个个的少,对一个个少的直接体悟,在脚踏大地的过程中,感知着什么,领悟着什么,最终也收获着什么。
前天去西湖秀城。新建筑、新布局、小桥流水,店铺林立,美食特产,琳琅满目。但总有美中不足的感觉。在回来的路上,经过岱庙,蓦然有感,对同事说:秀城虽美,但就像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美在其表,却少内涵。就像岱庙、像通天街,虽然有些旧,但正由因其旧,而有了很多历史积淀,在这种古朴可以引生出无穷的思考。同事点头称是。
说到这些,似乎与“少则得”的主题又不太搭了。但又并非根本不搭。那些新的物件,往往一轰而上,又大又多又奇,而且目标都很集中,那就是要收获什么,因为一轰而上,少了积淀,少了精致,少了物与人的关系,因之反与人生分了。
当我来到泰山脚下的时候,冯骥才的《泰山挑山工》已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挑山工一步一个脚印,肩挑重担,并不快,但他从不停歇,在一定时间内,他所得到的也许并不多,但积累起来却比起游人的不知保存体力的健步如飞要快很多。
最典型的那个例子,就是到宝岛上寻宝,宝岛自然遍地是宝,无疑会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其中一位寻宝者这也想要,那也想要,结果身负重担,天色已黑无法离岛,不但宝没得着,反送了卿卿性命。而另一位寻宝者,知足常乐,深谙“少则得”的智慧,他并不贪多,适量即可,结果自然满载而归。
少与多,得与惑。即有贪的成分,也有方法的问题。但贪的因素居多,尤其是那些有了一定成就者,只想着锦上添花,却不知到头来会变成一场空。
方法问题也有,就是心急,想着一口吃胖子,不管什么规律不规律,只想着人定胜天,只想着老子天下第一,以前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难道今天倒不行了?
可一不可再,以前行,不见得一直行,行的时候也许是偶然,也许是你适合了条件,当条件并不具备的时候,却硬来,自然得而复失,甚至老本。
3000多年前老人一再警示,却没有说动后人,还是前仆后继,的确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