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疯传一张图片,内容:一个孩子头戴头盔,专心作业,父亲手持木棍,从旁监督。并配以文字:“快要期末考试了,各位家长在看到孩子作业的时候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小朋友也要做好防护。”图片虽不是漫画,但是具备了漫画的特征,即运用夸张搞笑的方式来讽喻现实。
之前也有人发微信截屏,说家长因辅导孩子作业,气得两次心脏搭桥手术,气成脑梗等等。虽然以戏谑的方式表现现实场景,令人不禁捧腹,但是轮到我们自己呢?对孩子发飙时,你有照镜子审视过自己的丑态吗?每天呵斥孩子的话,录下来让你听一遍,你会脸红吗?被最信任的爸爸妈妈呵责时,你问过孩子的内心感受吗?(请扪心自问)
有人抱怨现在的孩子虽然衣食无忧,但他们太苦了,日出而学,日落不歇。学业的压力致使心理疾病的不在少数。著名的衡水中学,为了防止孩子轻生,就在教室走廊上全安装了防护网,就是说不学习,求死也不能。看到这些,你不禁要问中国的教育怎么了?
自古以来,中国人坚守着一条至高无上的信念:“学而优则仕。”所以在关注孩子学习这一块,中国家长是极尽功利的,他们深信不疑的真理就是,学习好=未来的幸福。然而未来的特点是未知,幸福的内涵有很多,职场、婚姻、兴趣、健康……不仅仅在学习。
当然,教育本身没有错,过犹不及就是错。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是在事与愿违时,也要承认个体的差异,每个孩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是不同的,俗话说“开窍晚”就是这个理,这时你再急也没用,孩子学不好比你还难过,这时,你的鼓励会比责骂更有分量。所以,家有一只“蜗牛宝宝”,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乱发脾气的精力,不如陪他一起找原因,找解决方法。真正需要批评时,注意语气,就事论事,不要溢出旁枝,不要给孩子下定论,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记住:小树苗会因你不加节制的责骂,会逐渐枯萎夭折的。
所以说,说话是一门艺术,你会注意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说话的分寸,却恰恰忽视了对孩子的话,要知道孩子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就是他自己,你给了他生命,但不能因此支配他的一切,黎巴嫩哲理诗人纪伯伦有一段话,很好地诠释了这个关系: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
他们通过你出生,却并非来自于你,
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
所以你希望他成人,就要首先承认他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
看《奇葩说》,就觉得蔡康永特别机智,说起话来不紧不慢,谈吐儒雅,仔细听,其中不乏深意,实在令人信服。所以声音大的不一定是真理,对于教导孩子,我们也可以好好说话,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温柔以待。最近走红的复旦大学教授陈果也说:“一个管理不好自己情绪的人,无论能力多强,都不会得到信任。”
所以是时候“放下木棍,立地成佛”了,已经开始期末复习了,就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你会认识一个全新的自己,你的孩子也会因你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