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逢尤
悲兮愁,哀兮忧!天生我兮当暗时,被诼谮兮虚获尤。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愍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於泥涂。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车軏折兮马虺颓,惷怅立兮涕滂沱。思丁文兮圣明哲,哀平差兮迷谬愚。吕傅举兮殷周兴,忌嚭专兮郢吴虚。仰长叹兮气噎结,悒殟绝兮咶复苏。虎兕争兮於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云雾会兮日冥晦,飘风起兮扬尘埃。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念灵闺兮隩重深,原竭节兮隔无由。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志勤劬。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

鉴赏:本篇是王逸的作品。王逸,字叔师,东汉宜城(今湖北宜城县)人。汉安帝元初年间(114-119年)为校书郎。顺帝(126-144年)时官位做到侍中。据今本《楚辞章句》题“校书郎臣王逸上”,他在安帝元初中著《楚辞章句》。《九思》是在汉顺帝时写作的。《楚辞章句》题“汉侍中南郡王逸叔师作”。

本篇的写作目的,王逸自己说:“逸与屈原,同土同国,悼伤之情,与凡有异。窃慕向褒之风,作颂一篇。号曰《九思》,以禅其辞。未有解说,故聊叙训谊焉。”但本篇的注释,洪兴祖《补注》认为:“逸不应自为注解,恐其子延寿之徒为之尔。”本文由九个短篇组成,也是王逸代屈原抒发悲愤之情。

这九篇诗歌,主要描写屈原的不幸遭遇,反映了封建时代,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普遍处境和典型心态。在艺术上,《九思》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表现手法,深化抒情主题,具备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篇含有丰富的想象,抒情的线索适当地反映了诗人矛盾的心理和情感发展的顺序:每一篇的结构都是从现实世界到理想境界,再回到现实。感情是悲痛、解脱、痛苦,对比强烈,情绪起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逢尤》无缘无故而遭到罪责。本篇为《九思》首篇,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在突然遭到陷害后一系列心理活动:遭遇横祸,独自远游,心中却还存着恰逢明君的幻想。但现实却黑白颠倒,忠贤之士反遭祸害。追思前朝圣贤君主,再回到混乱的现实,不禁陷进忧国忧民又忧己的巨大痛苦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