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雨声滴答,南方的春雨似北方的秋雨,带着凉意,又有种沉静如棉的感觉。想起老家的瓦屋,下雨时,大雨落下如帘,小雨如珠,落雨的位置放着一排石板,天长日久,石板水滴石穿。好像是一种生活的禅意,那瓦屋和石板,感阳光雨露,静静的凝进时光的印记。都市生活中,感受到的雨早已无这样的感觉。
忙碌辛苦却依旧迷茫,自觉聪明也依旧格局不够,没有足够认知的思维层次,依然是自我意识支配下的生命惯性。雨滴声像时间的沙漏,那时间去哪里了?除却工作,也读了不少书,回忆一下读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却是模糊的。眼识和意识粗略经过,无法形成深刻的智慧和技能。几年光阴,回忆反思,如此简单残忍。
第三节课于我来说,是深刻的,也如雨点过石板有声,点醒了我人生某一个节点的迷茫。我们人生,包括任何一个行业,佛法的四预流支都是要遵循的四部曲,是佛陀观察总结提出的。亲近善知识,多闻熏习,如理思维,法随法行。当我们没有在目标上达到预期,一定是这四个环中的缺失,或者力度不够。而我,第一步就没有做到。人都是有一定属性的,都有趋向光明美好强大的本能,而我在这方面却是贫穷思维,觉得接近更强的人是势利思维,更愿意自我埋头使蛮力,这种邪见也算是人生业力使然吧。
心的亲近,心与心的传授,才能突破人生认识边界,不然都只是在自己的人生格局里翻腾。好比我们工作,读书,大部分都落在了自我彰显的我执里。就好比同一本书,不同的人看,感悟绝对不同。“我执”不同,自然抓取到的也不同。“近”则是恭敬,虔诚,低位。世间的成就和出世间的超脱,前提都是我们在人间把人做好。于忠孝仁义信上把人做好了,才有可能有生命的惊喜,不然所学智慧很可能流于自我的知识。
多闻熏习,在目标坚定明确,内心恭敬虔诚低位的情况下,才有真正的多闻熏习。佛语讲,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指的是禅静状态下的坐,不然大多是小和尚年龄,有口无心了。如理的思维,我现在还未有这方面结合自身的深刻反思,只是觉知目前自己,喜欢接受现成的思想,自己所思有限,遇到问题,内心逃避意识强,还没有强大的自我去思维普遍存在的法,于自己身心的结合体会。自我我执太强大,法随法行是一个艰辛的突破过程,漫长的过程。
不管我们是否相信轮回的存在,我们的人生目标上,加上追求真理,看清世间真相,不为世俗烦恼,我们的人生会轻松,更容易获得成就,而传播真理,让人生存在的价值更强大,更从容快乐,没有遗憾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