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人说,人一生有四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次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一次是读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一次是通过婚姻来改变;如果以上三次机会你都没有,那你还有一次唯一的机会,那就是靠自己。没有伞的孩子必须拼命奔跑。
于我而言,出生在国家最困难的60年代初期,而且是在偏僻的小山村,家里是地道的农民世家。出生时由于缺少食品,先天营养不良,不但身材矮小,就连四肢也比正常人要细很多,出生时的那把金钥匙我是没有拿到手,失去了第一次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
上学以后,尽管自己觉得已经很努力,但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的年代,小学、初中、高中几乎都在学农中度过(因为农村学工没有条件),天天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只知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忘了读书之本,以致文化基础差,知识很浅薄,加之乡村高中学校的师资水平就那么高,虽有幸参加高考,却以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遗憾终身。
虽然在别人眼里看来是幸运儿,大学没有读,还是上了个中专,总算成为那时的“国家干部”,分配到最基层的国有企业,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那时被人们认为是“饿不死,也胀不死”的工作。但时代变了,开始重学历重文凭,而我由于学历低,参加工作后20多年始终还在为文凭、为职称而奋斗,让人感到疲惫不堪。显然,改变人生命运的第二次机会还是没有青睐到我。
由于先天的不足,一个农村放牛娃出身的人,没有出众的身材和外表,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也没有让同龄人仰望的高学历,更没有殷实的家庭条件,在人生的婚姻大事面前更是底气不足,不敢攀高门,更莫想靠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第三次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对我来说简直就不存在。
我自然成了没有伞的孩子,唯一的机会,那就是靠自己。先天就不足,还能靠自己吗?不靠自己靠谁呢?只能靠自己。
我曾经是个正宗的没有伞的孩子。参加工作前我没有一把属于自己的伞。上小学和初中,遇上下雨天,是戴那种干农活用的斗笠,下小雨戴小的棕斗笠,下大雨就戴那种大的雨斗笠,从没用过伞。记得那时家里有一把旧的油纸伞,很粗笨的那种,只有父母走亲访友时才会用一下。
读高中时,学校虽然不大而且是住校,但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在四个不同位置,由于没有雨具,遇到雨雪天也只能冒雨奔跑,常常落得一身雨水一身泥,活像一个落汤鸡。
在省城读了三年的中专,同样没有伞,下雨天,拿着吃饭用的陶瓷碗遮在头上挡雨,来回在教室、宿舍和食堂构成的三角形三条边上做加速直线运动。遇上有伞的同学,也能共用一下雨伞。
因为没有伞,为减少被雨淋湿,三年时间,待在教室里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其他地方的时间总和。那时看到有伞的同学我都投去羡慕的眼神,特别是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撑着折叠式的自动伞,轻轻一按,雨伞就自动打开,更感到新奇。
在省城就读的那三年,自己省吃俭用,想买一把雨伞,因为这毕竟是生活必需品,但想到需要几元甚至十几元的巨资,自己没有收入来源,还要购买参考书籍,又不好向家里要钱,增加家里额外的开支,只好作罢。
参加工作后,上班、吃住都在一个小院子里,虽然房子也分散,下雨天也得淋些雨,但前两年我都没有买伞,可能是在雨中奔跑习惯了。况且那时没事我就待在宿舍里看书,闭门不出,不用雨伞。
后来到了机关上班,经常因为工作的原因要外出,没有雨伞既不方面,也显得太不体面,便咬牙买了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把布伞,让自己终于成为有伞的人。但这把伞只能用来遮风挡雨,并不能撑起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的发展,这些还需自己的努力拼搏。
对于一个穷苦的农村孩子,能吃苦是我的最大优点。在工作中从不讲价钱,只要自己能做的,宁愿自己少休息,甚至不休息也要按时把工作完成好。加之平时好学、为人低调,在单位很快就有了好的口碑,工作上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
由于工作上好的表现,各种好运也随之而来。入党、进机关、带职带薪上大学、上调工作、提拔重用、评职称、加薪接踵而来。通过自身努力,总算有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学历、职称、工作、职位、薪资,虽然有遗憾,总算没有虚度自己的人生,而且都是靠自己努力奋斗而来的。也算是自己在没有伞的时候,拼命奔跑的一点小成绩吧。同时又庆幸自己出生在那样的年代,求学、求职等等的竞争都没有现在这样激烈,也算是自己的幸运。
虽然没有别人那么突出,但毕竟是靠自己的努力打拼换来的,是努力奔跑的结果。但每每总结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还是感到自己进步不快,工作上成效不显著,比起那些发展好的人相关甚远。然而现在自己已在向职业生涯的终点冲刺,职业生涯发展已成定局,自己唯有寄希望于没有雨伞的后来者,继续加油,开足马力,拼命奔跑,努力战胜自己,摆脱阶层固化的枷锁,超越更多有伞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