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放学站队时璇把自己的马甲拉链拉到最顶端,把自己的头都包了个严实。告诉他拉下来,那样看不到路很危险。
结果不一会,璇哭着找我。原来是霖和他闹玩,霖替璇把马甲帽子戴上,并替他拉上拉链,结果拉链夹到了璇的嘴唇。嘴唇破皮了,还渗出点血,自然璇又疼又怕,哭着找你告状。
批评了霖的恶作剧行为,正好也要送路队,就没给家长打电话,想着当面说说情况。双方家长都挺通情理,对不起啊对不起,没事啊没事。璇爷爷领着璇过马路准备开车回家,我和霖妈妈交流霖的表现。谁知刚到车边的璇爷爷又折返回来,是不是让我和霖妈妈不要过分责备霖,过来替霖求情?我这么想着。谁知,老人过来就非常生气的指着霖,说这不是霖第一次欺负他孙子,而是经常性的,从幼儿园就开始欺负,如果再这样欺负他孙子,他将不客气。“老人家,您先别生气,有事咱们慢慢说。”我的话还没说完人家就头也不回的走了。吓死我了!霖妈妈听了之后批霖更起劲了。霖确实挺调皮,霖妈妈自己也这么说,批评、道歉、反省、保证。
孩子在我的班里,还是经常被欺负,我不能不管不顾。下午午写完孩子就出去上体育课了,刚想把俩孩子叫上来问问经常欺负的事,却看到俩孩子正笑着搭帮练习“双人单摇跳绳”。看样子上午的不愉快已经过去了。打消了叫他俩的念头,让他们好好合作一次吧!
体育课后把他俩叫到跟前,问璇:“霖都是怎么欺负你的”?“幼儿园时霖曾经把我的肚子碰出一块青”,璇说。“他还怎么欺负你?都是在什么时候欺负的?”我接着问。我这一问连璇都有点蒙圈,“他就欺负我这两次”。“那怎么爷爷说他经常欺负你,你是怎么跟爷爷说的?”“我就说他幼儿园时就打我”。
孙子的含糊其辞,爷爷的断章取义,差点引发一场战争。有时候说者和听者往往站的角度立场不同,处事的行为方式不同,就有可能让说的和听的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请你我静下心来,慢慢说明白,听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