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7
前几天娃因为外出跑着玩,膝盖上不小心擦破点皮。
这几天结痂了,晚上给她脱衣服洗澡还不忘叮嘱我说,妈妈,不要碰到我的“商标”
她叫伤口叫“商标”
我直接快要笑死了哈哈哈哈。
还有之前我说妈妈不能多吃饭要减肥,她来了句,那你去理发店剪一下就好了啊。
她以为的减肥就是剪一下。
3-4岁这个阶段娃对语言还停留在口头输出阶段。
还不具备视觉敏感和书写表达。
所以对日常中对话出现的同音字他们觉得这些好像是一个词。
对于这种父母可以做的就是多鼓励,不正面直接说说错了。
而是要第一时间保护幼儿的语言输出兴趣。
后期遇到贴合语言场景再进行多说纠正练习。
小朋友的二语习得也是有着和母语学习方式一样的路径。
语言习得的过程一定是遵循here和now原则
即小朋友当下身处的此地此景(此刻)
让我想起皮亚杰理论里面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娃还没有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像数学学习前期一定不能太激进。
前期一定是要有大量的实物可以让小朋友摸得着看得见,抽象思维建立一定是在具象思维基础上。
举例
小朋友在黑板上写1+1等于2 这个阶段的娃肯定不会。
但是让她数一数桌子上2个苹果。
她一定可以从 一个苹果 2个苹果这样过渡。
抽象思维一定是大量的具象实物慢慢推演自己在脑子中形成自己对数的序列感建立起来的。
还有就是小朋友把同样毫升的牛奶倒进高杯子和矮杯子。
他们一定觉得高杯子的牛奶多。
这样实验代表了不具备抽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