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乐山老师的《教师怎么说话才有效》,跳读着,直接翻到怎么与家长沟通这一章。
看完之后,不是有点启发,而是可以直接指导自己的实践,下面无论是一些禁忌还是沟通模式,完全可以用在接下来自己的工作之中。
我们先来说。
与家长沟通需要注意哪些禁忌。
1、不要说孩子不聪明。
这是第一大禁,作为老师的一定要明白,在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最厉害、最聪明的,不要说作为家长,拿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自己的肯定是最好的,我们总有那份可能盲目的自信。当然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绝对可以理解。
所以沟通中,不要说孩子不行,那怕说态度不行,也别说孩子不聪明。
但是我们具体面对一个孩子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这个很聪明,好说孩子的努力。
2、不要老是说孩子的缺点
曾有人说过,一个优秀的老师,班上随便一个学生出来,是要马上说出这个学生的10个优点。同样作为一个家长也是随时需要说出自己孩子的10个优点。这说明了,优点在与家长沟通中,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交流时,一定要先说近期优良表现,一定要具体,不要说还不错,不错在哪里需要点出来。当然加上一句孩子很聪明,那就更好了。然后说孩子的缺点,一次最好只说一个最需要解决的缺点。说完缺点一定表达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的同样关注。
不要想着通过一次交流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教师这个职业挑战性大就大在这里,处理的问题战线是拉的非常长,甚至处理起来无边无际。
3、不要去翻陈年旧账
一些突发事件发生,需要马上与家长沟通,在交流中要做到对事不对人,特别是不要把孩子曾经同样的表现,再翻出来与家长再一次交流。就针对现在出现的问题解决就行了,分析当下情境下事情发生的原因与解决策略。
一个简洁沟通模型
上面讲了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下面说一个与家长沟通的简洁模型,但是无论是哪种模型,家长与老师沟通,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基点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不然是各说各话,沟通的效果自然不会很好。
下面的这个简单模型,有一定的使用范围,那就是家长与老师主动联系,并且带有明显的情绪,而且手头上确实遇到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1、接纳情绪
接纳家长的情绪,与家长共情,是所有沟通之前,必须要做的事情,在家长讲完一件具体的事情之后(一定要让家长说完),老师就要对这件事情背后的情绪进行接纳。
比如说,一个家长打电话给老师,说孩子座位坐在最后,但是上课效果不好,跟老师能不能把位置调整一下。甚至家长还要求,把孩子的座位调整到第一排。
老师听完家长的事件描述之后,要去寻找这件事情背后蕴含的情绪,是一种担忧,害怕孩子坐在最后影响上课听讲效果(并且告诉老师孩子最近成绩是有下滑的),进而影响成绩(这个可能是最关键的担忧)。老师可以这样说,您说的事情,我清楚了,确实坐在后面,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我理解你的心情,担心孩子的座位对孩子的学习有影响。
无论下面的谈话是如何进行的,老师一旦与家长共情,一个相对和谐的谈话氛围慢慢形成了,而且也在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老师已经知道你的担忧了,我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2、聚焦问题
接纳情绪之后,就要把谈话拉回到正题上,也就说要去解决这个问题了。接着上面的案例,老师应该清楚知道这是一个因排座而引发的家长担心孩子成绩下降的问题。表面是座位问题,背后是关注学习的问题。
家长在归因上是座位当做孩子成绩下面的首要原因的。
3、寻找原因
确定问题之后,就要帮助家长去寻找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了。在具体找原因之前,一定要传达孩子其实是很努力的,一段时间之后是能上来的,这是我们共同的信念。
紧接着,可以问一句,除了座位原因,还有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孩子这段时间成绩下降的。引导家长主动去思考,发散思维。让家长意识到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有非常多的。我想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反思一下。
面对成绩下降,我们需要网状思维,多角度去思考,而不是用单一化的线性思维。
4、解决问题
下面就是根据刚才的原因分析,寻找对应的解决策略。
先说家长最关心的座位问题,乐山老师的案例中,讲到该生原来也是坐第一排的,后来黑板反光,加上第一排基本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该生就主动说座位后面一点也没有关系,关键上课听讲、与老师互动也还可以。所以座位因素可以暂时放一放。需要从其他方面找原因。
下面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无论如何,一定从原因找办法。
办法不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