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家庭生活中有一个小片断,让我比较记忆犹新。灿灿看到正在切菜的我,提出他也想尝试用下刀,灿爸听到立马紧张的阻止灿灿,并说刀很危险,你要是受伤了该怎么办。然而灿灿并未放弃,试图继续跟我沟通,我很快就同意了,灿爸有些不悦的嘟囔了句:“你就宠着他吧!”
可能许多家长也会觉得我心也太大了,孩子要玩刀就让他玩刀?其实我是这样理解的,孩子想尝试用刀,是它对于这个工具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而在安全范围内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也是我一直比较信奉的方式。说到安全,肯定都觉得刀具当然不安全了,但安全在大部分时间并不是绝对值。当孩子的好奇心被压制,他当真能听得进你的道理和劝导,以后就不碰刀了?他会不会在大人没注意的时候悄悄的自己去拿刀呢?
我同意灿灿用刀时,他首先表现得很开心,然后我叮嘱他刀确实很危险,因为刀很锋利,你拿它可能会割到手,而割到手你就会很痛。他说:“好的,妈妈,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很小心的。”这个状态下的孩子就比较能听得进家长的话。接着我为他挑了一把非常迷你的小刀,再给他准备了一个超轻便的粘板,给他几片菜叶,让他在我的可视范围内去体验切菜的“幸福”。然后,我就发现小家伙非常满足且小心的切着菜,结束后也会小心的收拾好工具。之后的灿灿再提出要切菜的要求时,我也都会答应,一样会为他准备好他的专属刀具。而后灿灿见到我在切东西时,会暖心的叮嘱说:“妈妈,你切的时候要很小心哦!”此时的他真的把刀和危险联系在了一起。
突然想到《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某个片段。有个游戏项目是滑沙,可爱的小森碟很想尝试,可田亮很是担心,毕竟是要从高高的沙山顶滑下去。拗不住女儿的请求,田亮答应了小森碟的要求,然后他选择躲在小森碟的后面,悄悄抓住滑沙板,一路小跑跟着小森碟一起冲到终点。体验到滑沙快乐的女孩脸上洋溢着满足又天真的笑容,殊不知背后爸爸一路小跑悄悄的保护着她。那幕感人且温暖的画面我一直记着,让人感受到父爱的同时也呈现出一种育儿智慧。相信很多父母都会发现,和孩子之间,单纯的只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沟通方式,有时甚至还会有反效果,你越是不让孩子做的事情他却偏偏要做。而这种所谓的“叛逆”可不仅仅是要等到青春期才会体现哦。
其实,从孩子出生起,许多危险也就伴随身边。作为父母我们不可能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危险都规避了。冰、烫、痛这种生理感受是无法通过语言就能让孩子接收到的,只有孩子自己亲自去经历去感受才会真正的理解.而我们要做的是在孩子体验些许危险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提高相关的安全系数,让孩子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真正的认识"危险",感受危险也是规避某些危险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