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明确朋友的定义以及朋友的价值。朋友是指与自己有共同目标或者有生活上的协作关系的非亲缘的人建立的同盟关系,朋友关系的基因是“合作”。而在当下社会随着协作形式的越来越复杂,朋友一方面可以和我们通过合作共同抵御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对个人存在感的心理需求。因此朋友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合作型的朋友
绝大多数朋友都是合作关系,能互相提供资源和帮助,有一定利益交互。朋友之间的交换包括但不限于资源、技能、时间等方面的交换,这些东西的交互形成了我们的合作价值。而合作型朋友关系能够成立并且能称之为朋友的核心是:双方都要有主动贡献的意识来维持友谊的利益平衡。
主经营合作型的朋友有三个关键词:边界感、成本共识、利益平衡。边界感是指每个人的能力范围和资源都有限而且都在各自的生活和处境里,都有各自的优先级和交际圈,我们在和朋友提出帮助需求的时候要考虑对方的实际能力,尽量不给朋友过多的压力;成本共识是指我们每个人提供的任何一个小小的帮忙都是有成本的,每次请求帮忙或者给朋友帮忙,需要明确将要付出的成本。双方一定要对对方的成本达成共识,我们才能把这段友谊进行下去;利益平衡是指一个大的平衡关系, 不是一笔一笔的计算单次的付出,而是双方都有意识主动贡献。
二、依赖型朋友关系
这种类型的朋友就是我们常说的纯粹的友谊,比如发小或兴趣爱好相投的朋友,能为彼此提供情绪价值,可以互相讨论问题和倾诉等等。依赖型关系能够成立的核心是。平等且具有情感共识。平等是指,;具有情感共识是指你很难过的时候她不是去给你一些对错分析,而是先感知你的情绪。
经营依赖型关系的三个关键词:平等、感同身受、合理预期。平等是指一方平等的看待另一方,不要刻意用行为与对方拉开差距,要有互相帮扶的意识;感同身受是赖型关系能存在的根本,是指你们能够如其所是的理解对方,给对方提供情绪价值。当对方向你倾诉问题时,你要先给她提供情绪价值,再提供解决方案;合理预期是指要明白朋友的能力、资源、水平等都有限制,可能她为你做的事情也不能达到一个预期的效果, 你要多去感受朋友关心你的意愿而非效果,因为她让你感觉到你是被爱被关怀的,而不能只从效果上去考虑。
另外重要的一点,我们要把朋友当朋友,不要强加家人、侣的义务在朋友身上,从而对朋友提出过高的要求。要知道, 每个人应对自己的生活都已经精疲力尽了,她能为你做的事和提供的价值都是额外的,她能接你电话给你几句安慰已经很好了,你不要用要求你父母、伴侣的标准去要求你的朋友,大家生活的优先级永远都是自己,我们只有把自己过好了过丰满了,才能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不要去榨取你的朋友。所以,我们一定要定位好合理预期。
福利:朋友关系的经典疑惑
1、 三观不合能不能做朋友?
每个人的三观不可能完全一致 大家求同存异还是可以做朋友的。要知道不是靠三观一致成为朋友关系,而是因为协作或依赖而成为朋友关系。能在一起做朋友不是三观不合,而是认知水平的差别非常大的时候,你们才会渐行渐远。
2、朋友有明显缺点怎么办?
往大了看,一把沙子放大海里就没啥了,人无完人 比如朋友没眼力见儿、毒舌, 但只要初心不是坏的,不是本质上想要拉低你,就没什么问题,还是能做朋友的。
3、异性有没有纯友谊?
异性之间的纯友谊要建立在双方有充足的社会经验和认知上的,就是知道这个社会的规律是什么,就像你知道朋友之间是有合作关系的。如果你和他没有任何的合作关系, 你给他什么也提供不了,也没有提供给他情绪价值,你还总是找他帮这忙帮那忙,那么你本质上就是在利用你的性资源,那这个就不是纯友谊。
4、老朋友不联系了正常吗?
这种情况一是你们之间真的没有什么交互了,但是关系依然很好。比如,你老家的朋友,平时不联系,但回去依然会聚一下。二是发展性脱节,虽然三观没问题,但很有可能你和你的老朋友在认知水平上的差别越来越大,这种可能就损失掉了 我们要接受人是在不停地向上走,向上发展的,我们会有每个阶段配套的人生关系,有些朋友只是陪我们走一段路并不是一定要陪我们走完人生的全称。
5、怎么结交新朋友?
交友被动是因为自卑,内心认为自己对对方没有任何价值。人生有几个杠杆,第一是吃亏,多为别人做点事;第二是关注,我们人人都缺存在感和积极关注。通过以上的方式慢慢就可以结交很多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