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数学教师》2023-06期笔记--0727
第一次从头到尾认认真真读一本学科杂志,依稀记得初高中的时候读《读者》《意林》《故事会》......那时候3块钱一本,同学很多自己人手一本,或相互传着阅读,从头到尾一篇都不放过,寄托了我们忙碌学习之余的精神世界。家境好一点的同学读《灌篮》《鞋邦?》《漫友》......篮球类足球类鞋子类赛车类漫画类主要是这几类书吧!但这些都是全彩绘铜版纸一般要十来二十块一本,自己很少买,运动细胞不好,基本没买,偶尔看看同学的。还有一些报纸也偶尔读读,一块钱一份,小周末半天就是大伙出去放松的时间了。
读大学后,基本没怎么看杂志了,好像偶尔买买报纸看,主要是有了手机,个人电脑,玩手机、电脑就够了!出来工作以后,整个社会,都很少看纸质书了,当众看书可能还被刮目相看呢!现在买份报纸都难哦!!
《小学数学教师》在小数届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学科领域杂志,自己对期刊杂志不熟,不知道还有哪本比较权威的!上面的好几个老师熟悉的名字:章勤琼、张丹、刘善娜。
江苏浙江上海那边的教研、投稿氛围很浓厚,这三个地方占比文章数量的2/3,难怪黎主任一直说那边的教研氛围浓厚,不知道其他月份的是不是呢?
很多栏目以教学课例为主展开阐述,这也为投稿老师降低门槛,毕竟一线教师的理论功力没有那么全面,有课例依托,更能写出文章。不过这也符合一线教师的实际,看着杂志上的几篇理论较多的文章,读起来比较生涩,代入感弱,读者课例,贴近实际教学,即使没怎么教过这个课例,但还是比较了解的。
也想起当时席延飞老师、吴再柱老师说的:想投投哪本刊物,就要多研究哪本刊物,投其所好,在研究中学会写文章,学会投稿!虽然只是读了一本杂志,读了那么多课例的文章,还是收获很大的。
1.写课,写自己的课!
除了几篇专家、名师写的理论较强的文章,其他老师写的都是基于课例的文章,包括刘善娜老师的也是基于课例展开叙述的,但是对自己的课例要有深入理解,对比分析,找准切入点。不知道是现有课例启发思考,还是现有教学思考,再设计课例教学呢?
例如:《发现周期变化,丰富除法表达——人教版二下“有余数除法2”教学实践研究》这篇文章课例的教学目标是在学习有余数除法1,认识了有余数除法横式写法,各部分名称后,继续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那次在光后听的就是这节课),本节课重难点是正确书写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格式,掌握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而这篇文章,除了情景导入处用了“周期问题”的题目导入,后面练习拓展是也用了“周期问题”题目,结合题目理解余数的实际意义。
我的思考:这是一节技能、技法性新授课,导入用“周期问题”增加学生读题审题的难度,不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思考怎么用竖式表达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教师应该设计简单的情景,让学生迅速写出横式的计算过程,再集中精力教授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再结合情景的题目,勾连、理解有余数除法横式、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理解算理。最后要多出几道当堂练习题,当堂检测,当堂查漏补缺。
又如:《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实践——以“近似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教师在文章中开门见山的阐述了教材的教学内容安排,又说“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遵循的思路”,说明这样的安排是几不合理的。然后通过一份【后侧内容】统计了一个班级学生掌握情况,情况很不理想,很多题目有超过20%以上学生做错,有一道题完全正确只有25.5%。
我在思考:这样的小测是在老师上完新授课后马上做的?还是练习课,学生做了练习后的小测呢?既然本文作者对教材的安排觉得那么不合理,是不是做一个两个班级的同课异构,再对学生进行小测更有说服力呢?
这些都自己的愚见,拙见,不会用词了,相信带着这样的思考肯定给我以后得教育一些指导的!!
2.金字塔原理,万物阶可、需要金字塔原理
一种自上而下的表达,自下而上的思考总结。
仅仅简单的分组归纳,将信息进行归纳,以便理解和记忆。人的大脑会将具有共性的事物组织在一起。例如:需要记住9个概念,按照逻辑分组后还必须明白其逻辑关系,把九个概念分成三组,每组各有几个概念。那么他总共还是9个概念。所以你需要提高抽象层次,将处理对象从九个变成3个。
文章也大同小异,先概述文章观点,统领整篇文章。再分三四个大点进行阐述,每个点下面再细分一两个小点。其实这里的三四大点就是课例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每个一个流程展开详细的叙述,说清楚每个大点的具体方法,落实即可。
3.先有课例再启发思考,还是先有教学思考,再设计课例教学呢?
读着杂志上的文章,除了几篇名师的理论性较强的文章外,其他都是课例文章,给自己一个感觉,大部分文章都是授课后的思考,整理出来的文章,但是老师们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备课才能上好课,所以要把一个节课上好,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情都非常重要。老师要要有该课例充分的准备,特别是一些种子课、起始课,更需要如此,那么老师在备课的过程肯定带着自己的思考走进教室,那么在备课过程中文章可能就在孕育中,可能只是简单的一个理念,一点点的用心,都不怎么成文,那最后就是什么促成老师们整理、写下来几千字的文章呢?
除了平时对教育写作的追求,对教学写作的坚持,我想不到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