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自己是个喜欢读书的人。
平时在家,只要有时间,泡一壶茶捧一本书,可以连着坐几小时。有时候读着一本书,觉得书中的内容很好,很愿意跟朋友分享。但真要带点理由把书推荐给她们,却只有一个“好”字了得,最多补一句:真的很好,你自己看了就知道。
平时也算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怎么遇到书就词穷了呢?
这一个星期遇见了一本叫《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书。作者说这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是想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
这本书有两位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性人物,是位曾担任《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学者、教育家。查尔斯.范多伦和艾德勒一起工作后,对这本1972年出版的书的内容进行了大幅修编增写。
一、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阅读是有层次的,一层一层,循序渐进,即可渐入佳境——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
第一层次的阅读,即基础阅读。这个层次中就是所谓的读书识字,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我们一般人都是在小学里就已经完成了。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即检视阅读。检视阅读其实就是系统化略读,它的特点在强调时间,在一定的时间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
有没有抓出重点了,我们可以通过几个问题来检测:
既然讲速度,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名,读目录,读书中所引,读新书书衣,挑书中篇章,念几个片段等方法来完成。
第三个层次的阅读,就是分析阅读。这是一种全盘的、完整的阅读,更可以说是优质阅读。
之前我在读了一本书之后总觉得它是浮在我的浅层意识里,没法说请它的好,就是因为自己只是咀嚼没有消化,还不是一个分析型读者,没能抓住一本书,没有让它真正成为我自己的东西。
这种阅读,特别追寻理解。比如:
找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
原来读书是有方法的,并且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在阅读,那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发起挑战。
这种看上去很难的方法,也可以叫做“精读”。就像农民耕种,只有把一块深深地彻底地翻耕后在播种,芽苗才可以深扎根,旺生长,秋后才有大丰收。
一个人的阅读,只有按着好的阅读方法,把作者的文字做个“深翻”,才可能把一本书从只有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阅读之后才有收获。
第四个层次的阅读,即主题阅读。这种最复杂最系统化的阅读,也是最主动、最花力气的阅读。
在做主题阅读时,第一个要求就是知道: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来说,所牵涉的绝对不是一本书而已。第二个要求则是:要知道就总的来说应该读的是哪些书?
当我们的阅读进入这一层次,肯定会获益良多,所以这将是我们阅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在书中,作者多次提到一个阅读理念——主动阅读。阅读时越主动,就读得越好。
那么怎样做到主动?
1. 提问题。
在阅读的时候应该自始至终保持一种思考力,让自己和作者始终进行对话。一个好的阅读者要会不断就阅读内容提出问题,但因为作者是不会直接面对面回答你的,所以还要试着用书中的信息去回答问题。
比如在前面说到的检视阅读时,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如何?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这本书是哪一类书——小说、历史、还是科学论文?
在分析阅读时,可以继续深化问题: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为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哪些是作者认为无法解决的问题?
2.做笔记。
对阅读来说,做笔记不可或缺。它不但可以让我们在阅读时保持清醒,最主要的是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按照作者的说法,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在书上做笔记,其实就是在表达你跟作者之间相同或相异的观点。这是对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
在读一本书时,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因此做笔记时也会有各种不同的方式,你要用哪一种笔记,完全依赖你阅读的层次。
三、读好一本书,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本书作者在书中很自信地说:“只要能运用书中所说的阅读技巧,没有一本书能逃开你的掌握。 ”这也即我们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我们应该对自己的阅读有信心。读一本好书会让你的努力有所回报:第一,当你成功的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第二,长期来说,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已及你自己,你不止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
比如阅读小说。我们能够在这种表现力最强的文学体裁里,剥离开混沌杂乱的日常生活,跟随着故事主人公,经历另一种生活,带来别样的生命体验。一旦我们在阅读小说中获得的经验刚好能解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更是锦上添花了。
比如阅读历史。书中有一段描述:历史告诉我们人类过去所做的事,也经常引导我们做改变,尝试表现出更好的自我。历史会建议一些可行性,因为那是以前人已经做过的事。既然是做过的事,就可能再做一次——或是可以避免再做。
简而言之,我们读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应付疲于奔命的应试教育、显示自己有常识,而是为了借鉴历史的经验,给我们现在的行为提供参考。
又比如阅读科学经典。读这类书籍并不是为了要成为现代专业领域的专家,相反只是为了了解科学的历史与哲学,关注伟大的科学家想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那是与教育的根本相关的脑力活动,也是从苏格拉底到我们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心的目标,也就是透过怀疑的训练,释放出一个自由开放的心灵。
真可谓一书点醒梦中人,《如何阅读一本书》帮我就读书这件事的思索和困惑,做了许多印证和提醒,我相信之后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真正把书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