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课主要针对的是利润表. 从前面的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来看, 银行可以通过计提减值,贷款分级等方式, 做利润的合理隐藏. 这里的利润表分析, 主要是了解银行利润表各科目的基本含义.
ps: 我学习的体会是,自己亲手算一遍,不是为了验证对错(要相信专业的审计能力),是要有基本的概念。
逻辑:
营业收入= 利息业务收入 + 中间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观察:
1. 利息业务收入 = 利息收入 - 利息支出
1.1 查对应发附注,可以了解各科目实际的情况,有了资产负债表的基础,都好理解。
1.2 新Case:利息收入中的"内部利息净支出/收入"
这是银行内部用的FTP funds transfer pricing 管理模式,简单理解,FTP是内部设置的一个虚拟资金中心,它实现了银行贷款和存款业务的事实性分开,便于银行内部管理和绩效评估,同时通过调节FTP,便于指导各分行按照总行思路开展业务。
1.3 数据角度:利息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占比,从06开始,逐年下降,但稳定在70%左右。实际上,也是银行盈利分析的主要环节。
2. 中间业务收入=手续及佣金收入-手续及佣金支出
2.1 中间业务收入的几大类型:
银行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服务
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产品,银行主要收取代理费;
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比如我们熟知的异地取款手续费等。
对公理财;投资银行;资产托管;担保及承诺;代理收入及委托;其他;
2.2 观察思路:
金融服务业的中间业务,容易让客户产生粘性,毕竟转换的成本较高,是银行扩展利润的潜在资源。中间业务(俗称广义的表外业务)收入占比高,即越受青睐。
3.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以银行为投资者主体,带来的已实现的债券,股权交易盈亏,持有的金融投资资产期间的利息收入(债券除外),对联营或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汇兑及汇率产品净收益等。
逻辑:
营业支出 = 营业税金 +管理费 +资产减值损失 +其他业务支出
观察:
1. 对于投资者,有一个指标:成本收入比 = 业务及管理费 / 营业收入,需要关注。监管规定<=35%。总体来看,成本收入比越低,说明运营越合理。
2. 其他业务支出,是其他业务收入对应的成本。
逻辑: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支出
税前利润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利润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 = 税前利润 - 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 - 少数股东损益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所有的净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所有的净利润 / 股本 = 每股收益 EPS: earning per stock
其他综合损益+本年净利润 = 本年综合损益
补充:其他综合损益
即,影响银行净资产,但不影响本期净利润利的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后的净额。它是以前科目: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按照会计规则,需要单列出两大部分,一是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损益项目,比如职工养老计划等,这部分比例很小。二是以后满足条件后,可进入损益的其他综合损益项目,,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表中的其他综合损益,是已经扣除25%税款的;同时,按照会计规则,需要综合其他综合损益,在本年综合损益中单列出归属于母公司和少数股东的部分。
其他综合损益不影响净利润和每股收益,但会影响银行的净资产。从2015年年报看,占比6.8%。
后续问题:
1. 各科目和公司利润表的阅读,是一致的。
2. 理解各科目是基础,下面对于各指标的解读和观察,各银行的比较才是重点。
3. 下面还要着重了解的,是我国金融系统的分业经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