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学斌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从历史自信 历史自觉,历史思维,历史智慧,历史修养来讲述。历史自信是枢纽,历史自觉是属性,历史思维是灵魂,历史智慧是躯壳,历史修养是标识,五者大致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主干与内容
历史自信
愈是久远厚重的历史积淀,愈能激发强烈高远的历史意识。中国历史的特质,一来持久,从未断裂;二来变化,流动不居。所以我们历代前贤讨论本国史,都善于在持久中触摸其变化的脉搏,在变化中紧盯其持久的痕迹
历史自觉
历史自觉,是对待历史、把握历史、评价历史、推动历史的态度和方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既包含对历史运行规律的深刻领悟,更包含对社会发展前景的主动营造,是对历史经验的主动学习与借鉴、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对营造历史发展前景责任的白觉相当
历史思维
无历史,便无文明,无悠久历史,便无灿烂文明,历史是支撑中国文化的必要架构、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必由途径、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必然选择
从书种方面去了解我国相关的文明进程,百年奋斗历程以及伟大复兴征程。与人类发展前程所给予的信仰信念与信息。从书中去了解如何从吾国民族与文明中提炼并提升对自我历史、自身道路的真正且真实的自信,从而观往瞻远
历史智慧
从历史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方式了解,同时让我们以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通过历史文化的启发,面对一些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还是要往回看,从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解决当代问题的智慧
历史修养
恰如《大学》中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学做事先会做人,善处世方可处事。了解曾国藩先生的为人处世,恰是做到了修已与治事的融洽与贯通
在书中也能看到相应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他们对待历史相应事物中的看法,也有举了许多历史名人们的人生故事态度,让我们去从中学习了解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