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高的大多没有人喜欢?因为他们宛如木头,受到了爱却不曾有一点回应,甚至他们直接拒绝接受你爱。
这样下去,渐渐开始讨厌这样的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生理需求:指人对事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起来的需要,在一切需要中它是最优先的。
安全需要:指人对安全,秩序,稳定以及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指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以及隶属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包括给他人的爱和接受他人的爱。
尊重的需要:指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受到他人的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希望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的理想。
马斯洛认为只有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如果你每天生活在一个没有秩序的环境,你生活在在一个孤岛上,就像鲁冰逊漂流记中的鲁冰逊一样,最开始,他食不果腹,最开始想的就是先活下去,根本没有想跟别人建立联系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恰恰相反,只有当鲁冰逊生存下来,并有了生存的保障,这个时候他才开始想找一个“伴侣”。
我们现在建成小康社会,这就大多在第三第四阶段,大多数人小时候就困在了第三阶段。
将这个阶段套用到婴儿的身上,当婴儿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婴儿开始跟你,跟周围的人,跟世界建立联系。
周围的人是谁呢?就是父母,父母是婴儿实现这一需求必不可少的需求。
“嗡—嗡—嗡”,A,突然给我发来一条消息
“问我为什么他的女儿最近为什么感觉有些诡异的文静。”
“?文静不是难得好事吗?”
“是像死水一般文静,压抑的安静”
短短几句话,在从她经常不耐烦的朋友圈,我貌似知道了什么。A为人不坏,生活过的也算不错,过的也算是小资,但是自从见到她的第一眼我就知道,这是个孤独患者,简单点说就是两个字—缺爱
A的朋友圈发许多东西,唯独几乎没有和朋友的合照。生活在诗中也没什么不好,但是关键在于他不是喜欢清净所以隔绝别人的炽热的清高。
她是在害怕,哪怕已经结了婚,她依旧害怕的身边的人离她而去,因为,以前破裂的关系,她甚至无法给予女儿足够的连惜。
小的时候,A的家庭很乱,母亲父亲经常吵架,没有给过A太多温暖。
A的女儿在完成了第一二层的需求后,在第三层就被深深地卡住了,也因此变得像是行尸走肉,缺乏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因为自身的原因,A无法给女儿一个健康的环境让其心灵完成成长。
果不其然,我了解到她的女儿曾经经常在饭桌上给她的母亲主动地夹食物,可是A的表现却令人惊讶。
大多是对种动作表现的很冷漠,接起来放过碗里,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这一动作恰恰是女儿表达爱,传递爱的关键动作。
餐桌上地夹菜的环节是女儿能想到的释放爱,完成第三层次需求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可是母亲偏偏不理解,有的人还会因为礼仪等不符合逻辑的缘故甚至大声拒绝孩子。
实际上,这个时候就是A对亲密关系的害怕以及生疏的表现。
这样子孩子得不到满足,也就自然而然的难以健全的发展。
心理学家艾斯沃斯提出了一个依恋关系。
在一个陌生环境中,让婴儿玩玩具,母亲则在旁边和一个陌生人聊天,然后母亲假装离开,把婴儿独自留下,根据婴儿的表现,就可以区分出三种不同的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婴儿对母亲既有依恋,又有信任,不远不近。这种距离感刚好婴儿发展自我,探索世界。
回避型依恋:婴儿对母亲变现的很是冷漠,在的时候没反应,走了的时候也没反应,如同这个母亲是后妈一样。
矛盾型依恋:婴儿在母亲走时觉得离不开,母亲回来又想把她推开,简直就是相爱相杀。
而回避型依恋的典型就是《欢乐颂》里的安迪。
最开始,魏先生表达爱情的时候,安迪一直排斥亲密的接触,当发生接触的时候,就会变得情绪激动,变得一反常态,这正是小时候缺乏与人的连接,表达爱但是没有被接受造成的。
无法和恋人建立起正常的依恋关系,他们眼里恋人,只是一个符号,象征性的存在,一个简简单单名词,就如同门外的对联,起到的作用更多是给别人看的。
他们特别的害怕,不敢投入太多的感情。生活中也就表现的很是冷漠。
这个冷漠是小时候没有处理好,所以现在显得孤独,冷漠。
他们的恋人大多有时候会想的是为什么会这么的淡漠,甚至感到寒心。这些人仿佛身边有个看不见的玻璃槽,将他们与世界隔离了开来。
治愈方法-分享
把你能够分享的东西:时间,金钱,物质,心事,未来的人生规划,根据私密排个序,从最容易到最难,渐渐进行分享。
这就是一个爱的交互,第三层需求的实现,也是安全感的建立。
这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一步。
你必须小心翼翼,一点点的抱怨都会毁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