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点非常多,“太阳的后裔”、“友谊的小船”、“鹿晗的邮筒”、“霍金开微博”,再到今天科比退役……这个世界不缺新鲜事,不缺热点,做媒体、写作、品牌营销的人从来不缺内容。
今天的热点是“科比”,在我看过一大批关于科比的文章与宣传海报后,我觉得应该在这里聊聊“借热点营销”的看法。
坦白说,我不太认可,甚至有点厌恶部分的跟热点营销。在我自己的角度出发,我不会因为时下什么热门就写什么题材,除非“聂荣恒”的计划是做媒体,以求快速吸引眼球、提升曝光度、增加粉丝量,然后接广告或卖东西或通过另外的途径变现,迅速赚一笔快钱,但很明显,他不是。
不管是做策划、运营、文案、新媒体……其实,说到底,这类工作人员的性质是解决“如何传播”的问题,我更希望我们的工作是“创造内容”,而不是每天上班盯着朋友圈、微博、热门自媒体、搜索排行榜,然后看见哪个“词条”、“明星”、“事件”……比较热,然后马上捆绑过来做内容营销。
当然,我不认为这是错的,偶尔做做有益品牌的身心,但这不是我们主要做的。
有的人,大半辈子在做一件事。
比如还在你们朋友圈疯传的“科比”,他有他热爱的篮球与赛场,有他服务20年的球队,有无数的荣誉,他在篮球这项事情上专注、勤奋、忠诚,与有多少人来看他打球相比,他更看重比赛本身。所以,这么多年来的沉淀,使他的离开能成为“热点”,而很多人只能成为“跟热点”。
我认为一个品牌或其产品也是如此,长期以往专注做好产品,传达品牌的理念、优势等,即便在你过往所有的传播稿件中毫无跟热点的痕迹,那么最后,所有的努力成果叠加,或许会使得品牌本身的一举一动,都是“热点”。
我认为做一个品牌与做人的道理都类似,一个受肯定、尊重、认可的人,不会是四面圆滑的,不会是看谁红就往谁那里靠的,不会是见风使舵的,当然,我们需要社交,需要互相借力,但能否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在看过那么多科比的“借势”海报后,其实我很怀疑其中一部分“致敬”者的诚意,如果科比不退役估计你一辈子都不会为人家做一个图发一句赞赏。只有他成为热点的时候,才把脸网上凑以“致敬”之名获得多多少少的曝光度。
这就像一个男人只当有了“性欲”需求的时候才向女朋友说几句好听的话骗一次炮一样,平时找都不找她。
那么,在明显“虚伪”的面目下,我们怎么相信这个品牌的属性是“专注、勤奋、忠诚”呢?所以,我反而比较欣赏那些平时没事也会发这类型海报的品牌或者人,或许这才是真爱。
我很喜欢打篮球,在体育方面,偶像只有“阿伦·艾弗森”,可惜,自他退役后我从未看过NBA,科比退役,其实没有多大感觉,不会突然感慨,也不会写一大段校园篮球场的回忆,但应该佩服每一个努力的人。
文/聂荣恒,微信公众号:聂荣恒(ID:nrh9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