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段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青砖城墙,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了看到过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金戈铁马的古战争影视剧的场景,当然还有像似站在古城墙上看到了十里之外的尘土飞扬。
昨天上午,女儿带外孙女和外孙女的几个同学及家长到海淀的一个室外大型游乐场去玩了。女婿问我:“爸,你今天上午想去哪里玩会儿”?我想了一会好的,才想到了去明城墙遗址公园玩会儿,这儿才是北京我还没去过的地方之一。
女婿有空闲时间,他是北京这个地方土生土长的人,他有车,我当然要选北京我没去过的角角旮旯的地方去玩呀!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就在北京火车站的边上,离孩子住的五颗松那儿的万寿西街不远,开车也就二十来分钟。
站在这古城墙上,可以不时的看到北京火车站进进去去的绿皮火车和白色高铁。青灰色的古建筑与白色的高铁在同一个画面上,让人看见了古老与现代的碰撞。
高大而坚固的城墙,在冷兵器时代,那是很重要的防御工事和阻敌御敌的屏障。在那时候,不管你有多少金戈铁马,你想攻入有高大城墙防御的城池,那是很难很难的,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所以在古代,每一个重要的城池都会筑起高大而坚固的城墙。有了高大而坚固的城墙,安全似乎有了很牢靠的基础保障。
然而也不尽然,历史上北京这么坚固的城墙就有被敌方轻而易举的多次攻时候。如明末的李自成起义军一举攻破过,如清末北京城就被不到两千人的八国联军轻而易举的攻破过,还有在芦沟桥那边的苑平城也被日本人攻破过……。在明末双方是用的冷兵器。在清末和民国,敌我双方手中都是有了枪和炮的,不过我们手中的落后些,这就充分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道理。
现存的文物是最好的历史教材,可是,高大而坚固的北京明城墙在过去就不知道是啥原因就被慢慢地给拆了,幸好不知何故还留存了这么一点五公里。带着有点儿遗憾,上午十一点我和女婿离开了这里。
张衡的半身像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