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可以先以整数的四则运算为例。我们先说加、减法:
举个例子:4+4=8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收入,那么,4就是赚了4元,如果再赚了4元,那么就等于,一共赚了8元。同样的,减法。比如5-3=2,也同样可以把它看成钱。原有五块钱。-3就等于支出了三块钱。那这样手里就剩两块钱。
上面是整数的加减,同样的道理,如果变负数会怎样?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复数和正数之间的加法。(-9)➕(➕5)=?-9就是在数轴上表示向左跳九格。那么➕5就是在向右跳5格。此时的点停留在-4的位置,所以等于-4。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负数和正数之间的和等于正数。比如,(-3)➕(➕5)=?也是相同的,在数轴上表示,向左跳三格在向右跳五格,现在停留在二的位置,所以等于2。
接下来就是复数加复数。看一个算式“-3+-2=-5”这个算式其实是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这样改一下就好了“(-3)+(-2)=-5”这样就没问题了,把这个算式和整数看成同样的道理。假如你支出了3元,又只出了2元。要么两个加起来就等于你支出了五块钱。
加法说完了。那么减法呢,首先还是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减法。
但是只有两种情况。负数减正数和正数减负数。(-9)-(➕6)=?在数轴上表示往左跳9格。再向左跳6格。那么也就等于现在在-13格。所以这样的话,其实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算是可以有另一种表达的方法,(-9)➕(-6)。
接下来是负数和复数之间的减法。比如(-8)-(-4)=-4但其实这个算式还可以这么写,-8➕4=-4为什么他们两个之间会有个等号呢?第一个算是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欠了别人8元,但是,他正好也欠了你4块钱。所以呢,现在你只欠了四块钱。第二个算式呢。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你欠了别人块钱又还了四块钱,还欠了别人四块钱。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算式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算是之间有个等号也是有道理的。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乘、除法。首先先是乘法。
首先,还是先是乘法和整数之间的计算。(-3)x(➕2)=?这其实也就是2个-3相加。所以答案是-6。
之后就是负数和负数之间的乘法计算。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像在数学中经常出现的,3等于从一个固定的点,向东走3米。而-3就相当于也从那个固定的点,向相反方向,也就是向西走3米。如果每天向西走3米,那么四天后走了多少米?用算式就是-3×4=-12。那么这只是和整数的乘法。如果是附属成负数呢?还是同样的例子。如果每天向西走3米。那么四天之前在哪个位置呢?向西走3米,也就是-3,那四天之前就是-4,把它化作一个乘法。也就是(-3)x(-4)。那么根据这个场景。我们发现答案就是12。所以说负负得正是对的。
最后一个,除法。
也是从正数和负数之间的除法计算开始说起。(-9)➗(➕3)=?那么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包含,除也就是-3里有几个3?答案是-3个。
然后就是复数和复数的除法计算。我听很多人说,在负数中,除法也是负负得正。但是,这不是我们自己通过思考或者实验而得出来的。所以也不能轻易的相信。那么既然这么说了,我们要去看一下这个是否真实。下面是一个数轴。
如果除法,我们可以用包含除去做,比如,(-4)÷(-2)。用包含除的话可以从上面的数轴上看。-4中有几个-2?也就是从零到-4之间。明显可以看出来,答案是2个。那如果是-6除-2呢?也就是看-6里有几个-2。那么答案是三个。
通过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看出。在除法中的负负得正也是对的。
那么,这个负数的四则运算就已经讨论完了,接下来是总结。
加法:当负数相加时,在写的时候加上括号,在运算时可以把负号忽略掉。写答案时,在将负号加上。
减法:当负数相减的时候。被减数如果大。那么就将负号继续带入,如果减数大的话,那就叫负改成正。数字用大的减掉小的就可以了。
乘法:负号改成正号,数字相乘就行,因为负负得正。
除法:将负号改成正号,字数相除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