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来到这个世间已经六十年了,Misherr 说自己年轻时很拚的过日子,现在该放松些了,不要再那么辛苦,还举了千台北医学大学前校长邱文达先生的说法来佐证。多年前邱校长在“人生百年,唯此二十年为金,60岁的朋友,千万珍惜!”这篇文章里说道:“人生百年,仅5个二十年而己。第一个二十年,求学为主;第二个二十年,事业为主;第三个二十年,是人生最为忙碌而艰难的时期,公司、家庭、老人、子女、社会、工作,无不需要兼顾。唯有第四个二十年才是无忧无虑,无牵无绊,享受人生的黄金时代。第五个二十年则健康成问题。
我们都即将展开第四个二十年,在这人生的黄金年代要如何过呢?首先我并不觉得自己年轻时很拚,我只是做当时该做的事而已,也许有时后常常要加班,记得最长的一次是连续工作了三十六小时都没阖眼,为公司赶出了一份内容详尽的报告给合作厂商Ricoh,日本派来的龟毛挑剔的代表还竖起大拇指说没见过这么精美详实的报告。另外我也经常到处出差,每两三天就到另一城市,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当时也不以为苦啊!
也许是当时年轻,一心只是想把事情完成,因此不以为苦,不认为在拚。而这几年来可说是马不停蹄的到处开课,没有休息的时间,也许从旁人的角度来看真的是非常拚命,但多我而言这是为了要锻练注意力,与提升意识的必须过程,因此也没有努力与否和拚不拚的想法和感觉。
但Misherr 的话我听进去了,她希望我减少按摩与律动的教学,花更多的时间研究易经、大学、中庸与国学,并转用简单易懂的口语方式来表达与传播。并且给自己更多的时间练书法和学钢琴,最好还能每周去爬爬山,锻炼身体与休闲,而不是继续长期到处奔波。她还问说“真有想应Arvom老师之邀去欧洲和他一起教律动吗?”我的确是有些动心,因为这是把易经和国学与律动推广至国际的一个机会,如果机缘成熟真能成行,我也会“只是做并非拚”的去进行。
人生这条路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有人走得顺遂有人走得揪心,但不管怎样路都是得自己走。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平常心,事情会怎么发生就怎么发生,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多余的想法也不伤脑筋。生命就像易经干卦的六个阶段,如今九五飞龙在天即将过去,即将进入上九的亢龙有悔,也就是该准备退休与传承,当然智慧够的话就能来到用九的群龙无首的最高境界,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进而“化做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