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不过三餐!当代中国青年人群集体中,有不少人都会用“吃货”这两个字来形容自己对一日三餐的追求,以及对美食独特的见解, 作为“吃货”一枚的我自然也不能排除在外!
记得小时候,得了一场大病,需要忌口,连使用盐也只能吃特制的,那时正在读一年级,家里为了让自己营养跟上,只能不断变化花样的给自己做肉汤之类,但是在我味觉中却是清淡至极的。有一天,放学回到家后,双亲对我说:你可以慢慢的尝试吃普通的饭菜了,那天的晚饭,我吃的格外的香,感觉就跟过年似的,至今,我仍然记得,那天盐与食物交融在一起,不断的刺激舌头味蕾的感觉!
由于父母在广州工作,所以趁着寒假暑假,自己也能来到他们身边,感受一下来着大都市的饮食魅力!
晨起一壶茶,并不是广东独有的,但是却一广东早茶最为出名,一壶茶,几道点心,可以与亲朋好友生意伙伴座谈大半天,茶点的酸甜咸香、润喉充饥,使得“食客”从容自在享受生活……
广州的茶点大致可分五大类,蒸笼类、荤蒸类、煎炸类、甜点和湿点。父母对喝早茶的一大原则就是:既然来了,那就得吃好、管够!
虾皇饺、干蒸烧麦的鲜甜;
肠粉、牛河的细腻爽嫩;
凤爪、糯米鸡的软糯咸香;
云吞面的筋道爽口,
要是在冬天再点上一砂锅的皮蛋瘦肉粥,趁着氤氲蒸汽喝上一口,清晨的胃也由此苏醒!
感谢父母,让我有幸得以最大限度品尝这一岭南一绝!
暑假的时候,在家附近的商业广场找了份西餐厅的工作,主打菜品便是牛排了。一台扒炉,预热之后,等待台面上冒起一缕青烟,这时,放冷油,待油温升高,此时便是放牛排的最好时机,只听“刺啦”一声,牛肉与扒炉的接触面便变得焦黄,散发出牛肉独特的香味,再煎制客人要求相应的成熟度,带摆盘完毕,浇上一层赤稠浓厚的酱汁,即可出餐。
出于好奇新鲜,自己也品尝了不少,但始终觉得这大抵是比不上中餐的细煮慢炖了
再后来,由于饮食不规律,导致胃病再犯,许多口味重的食物便通通忌口了,父母平时要上班,一日三餐的重任也只好由自己完成了!
清淡,是家里的一贯的口味,在自己不断的反复尝试下,早餐的小米粥也变得色泽金黄,米汤浓稠;午餐的鲫鱼豆腐汤变得奶白鲜美,豆腐嫩滑,鱼肉入口即化;晚餐的荷包蛋也可以做到咸淡适中,蛋香十足……
因此,对于我的胃病,我不知是感激还是感到不幸!
有一天,爸妈下班回来晚了,俩人边吃边聊着,爸忽然对妈说:儿子最近的厨艺应该是超过你了吧。妈此时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