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很穷,要靠精打细算才能勉强够一家人吃饱。尽管如此,妈妈也会找机会让我们大吃一顿,那就是包饺子。用时令蔬菜做的馅儿,几乎没有肉,如果没有白面就会用荞面做皮,我和哥哥姐姐这个时候都会特别兴奋,没有比这更美味的了。
几十年过去,我依然找不到一种美食能代替妈妈包的饺子,也许是现在的食材不够天然原始,或者没有更好的东西来做对比,但我相信这里面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于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饺子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个符号;吃饺子不仅是一次就餐,更像是一次仪式;妈妈包的饺子不仅是一个记忆,更像是一个图腾。
中国人很多日子都要吃饺子:除夕夜吃“更岁交子”;正月初五吃“破五”饺子;入伏吃饺子,迎接苦夏;立秋吃饺子,“贴秋膘”;立冬吃饺子,“立冬补冬”;冬至吃饺子“防冻御寒”。生日头天要吃“催生饺子”;出远门要吃“囫囵饺子”;迎送客人要吃“下马饺子”、“上马饺子”;家人团聚要吃“团圆饺子”;结婚吃子孙饺子:饺子大小不一,让新人先懂得大小,饺子不能煮熟,吃时候问,“生吗?”回答说“生!”。
饺子起源于东汉,由医圣张仲景所创,为治伤寒病瘟疫将中药用面皮包裹做成耳朵状,向穷人舍药治伤。因张仲景自冬至开始舍药一直到大年三十,中华民族过年吃饺子的习俗也就这样流传下来。历史上不断流传的名称诸如:“角儿”、“扁食”、“饺耳”等。至于什么是时候确定了“饺子”的“法定”名称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
“饺子”承载了很多文化内涵,或者说“饺子”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饺子出身于“扶贫济世”;饺子结构的“包容”;饺子亦菜亦粮的“中庸”;饺子食用效果的“中和”,这些特征都是我们中华民的核心价值观。
饺子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具备传统艺术的气质:
我把吃饺子比做听音乐——吃面条好似听琵琶:干脆;吃米饭如听二胡:沉稳;吃披萨如听弦乐:优雅;吃汉堡如听铜管:嘹亮;而吃饺子就像听古琴:悠扬、清晰、敏感。虽然很多乐器都可以抒发情绪或者勾起你更多的回忆,但也只有古琴能够直指你的心性。
我把做饺子比作画:肉剁的不能太整也不能太碎,这是打底,定主题;菜的比例要适合,这是留白,味道在这里;油不能放太多,这是着色,油多了吃起来很香可不会再想吃第二顿,最不喜欢俗艳的韩国画;调料要适当加入,这是题款,不仅成为画面的一部分又能突出画的本色;面皮是装裱,没有装裱的是半成品,我们把面和的不太软也不能太硬,要经过适当时间的“醒面”,最好的面是软而劲道。这样的饺子就是一张完美的水墨画,优秀的饺子师应该就是这样气定神闲的完成作品。
所以说做饺子,做好饺子,做安全健康的饺子是我们对这一传统文化的最好保护,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们的“饺子”不但要造福中国人民,也必将、也应该为世界人民贡献美食。
2017年10月16日于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