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时初读《红楼梦》,我尚不知情为何物,也不太读得懂。只觉得:这是本让人想看下去的书,讲了些好玩的事。
十七八岁又读《红楼梦》:我常常为林妹妹忧,特别讨厌宝姐姐的行为。心里不自觉地把这些人分为好人,坏人。
对爱情懵懂而未尝情滋味的我,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期待。我会不自主地喜欢宝玉对林妹妹说的这句话--“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心理也希望有个如宝玉一样的情郎出现。然而现实总是不尽如意,身边总出现些情场老手,让我对爱情望而止步,直到遇到老实憨厚的他。
近日再读,书依然吸引人,只是我不再讨厌里面的谁,也不再单纯地判断谁善谁恶。
我不由得反观自己的性格。二十几岁时,有些像林妹妹,爱使小性子,爱杞人忧天。身体也如林妹妹般虚弱,动不动就来个小感冒。也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经常熬夜,可以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借酒消愁。生病了就随它,实在扛不住了才去找医生。
为人妻后,经历很多不如意之后,我开始思索人生,开始把一切看淡。我学着不在为点小事伤害自己。渐渐有点欣赏宝姐姐的处事之道。也许我们一出生是快璞玉,生活在社会这个大染缸,染上了俗气。
可是一想,我们是俗人,生活在俗世,俗气一点有什么不好,如果能俗气如宝姐姐,那也是一种能力与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