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恰逢周五。您一天的时间是怎么耗用的呢?若我们做了时间的记录,可以看看和审视,我们完成了自己的要事了吗?对组织和他人有贡献吗?对顾客有成果吗?(或直接或间接)假如您没有做记录,试着回忆看看和思考一下呢?
工作中常常听到“请拿结果说话”、“我要的是结果”。这样说,不好论对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关注时间,因为时间不是结果,只是贯穿所有过程的必要因素。事实上,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只是各自的关注点不同,结果关注的是要达到什么目的,要取得什么成果;过程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和成果,应该怎么设计?怎么实施?故要研究时间,首先要研究事情的过程。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之工作分解大家应耳熟能详,这里分享欧阳老师举例的丰田汽车革命性创新的微案例和吉尔布雷斯的17种建筑工人砌砖动作分解,帮助大家更好理解在过程中发现时间的耗用
鉴于前面我们已了解到的时间的特性以及上述的观念,只有清楚时间花在哪里,才能安排要事所需要的时间,那我们如何诊断自己的时间呢?德先生给出了三个步骤
1、什么事情根本不必做,做了也完全是浪费时间,无助于成果。关键词:狠心不做。评价的标准就是“对组织、对他人、对对方的组织有无贡献”
这里有一个正确的做法,首先假设这些事情没有成果。为什么这样做呢,欧阳老师告诉您
2、有哪些工作和活动是别人可以替代而又不影响效果的?关键词:大胆交付。这个标准“就是把可由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
或许有朋友会理解为授权,而德先生非常反对授权。一起看看所谓“授权”和“榔头心理”的解读
3、作为管理者是否浪费了别人的时间。关键词“诚恳”。这里欧阳老师列举了容易出现的三类浪费别人时间的活动,同时也谈到了“坦诚”文化
第一是上司开会。不是以会议的目的(原著中第三章有讲到)出发,二是从关乎自己的权威,甚至是上司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出发,要求尽量多的人包括关键部门的关键人物、自己的下属都要参加或陪会。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在企业的价值感甚至安全感 ,一定是建立在高绩效标准上的,而不是建立对下属的控制和下属的顺从上。否则,将会违背企业存在的目的:创造顾客,也就会败坏企业的精神
第二是老板学了一些新东西,迸发了新梦想,随意找员工聊他们并不关心的诸如人生、梦想、开示等话题。员工面子上不好反对,但内心多半都会抗拒,或许念叨着“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知道我想聊什么吗”
第三为下属安排没有贡献的事情。“这事能产生贡献吗”,若下属这样问会被认为没有执行力、没有责任感、讲条件。事实上这样的下属恰恰是对工作的贡献和成果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上司负责,避免上司工作浪费、犯错的体现
【有效管理者】原著中讲到,上述三个步骤的诊断方法以三到四个星期为一个时间段,每天记录, 一年记录两三个时间段。诊断自己的时间就是在诊断自己的工作,故不能一蹴而就,有时记录一两周也可以看出端倪
这里整理出一个时间诊断表格帮助大家自我管理(特别提示:这不是控制别人的工具)。如果您觉得有效,可以推荐给下属和同事,帮助大家进行自我管理
“逝者如斯夫”!借用梁实秋先生一段温暖的话“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希望人人都能属于“有闲阶级”。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地忙起来。我们并不向往六朝人那样萧然若神仙的样子,我们却企盼人人都能有闲去发展他的智慧与才能。”祝福朋友们都成为“有闲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