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6日
🤔【每日觉察】
哥哥四年级了,现在写作文基本可以自己完成,我偶尔看看,感觉写的还不错。
但在三年级刚刚开始写作文时,可是经历了那么一段令人头疼的阶段。
三年级第一次要求写一篇300字的作文,哥哥可是犯了难,要求一周交,在这一周时间中,我们帮祂提供思路,叙述一些小的段落可以添加进来,哥哥都无动于衷,到了最后一天还是一个字没有写。
我问祂:明天不交作文了吗?
祂说:不交了,我自己和老师说去。
我真的很着急,我们都已经替祂整理好思路了,祂还是不会写。当然,最后在爸爸的帮助下,勉强算是写完了。
这件事后,我回顾整个过程,孩子在刚刚开始写作文时遇到了困难,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祂,虽然没有责备,但我们以非常粗暴的方式,把作文直接叙述出来,会让孩子觉得“写作文这么简单,我怎么就不会,我好笨啊”。
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会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反而会让孩子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这件事“反正我太笨,不会就不会吧”,类似这种破罐破摔的状态。
后来,我们买了几本作文选,让孩子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写作文的,祂熟悉的题目其他人会如何来描写,帮助打开祂的思路。
我也跟祂讲了我小时候的故事。一个周末我所有作业都写完了,周末开心的玩了两天,可作文却是在临睡前完成。还有一次坐在书桌前一上午,作文就写了几个字,非常苦恼。记得那时我也是通过一本作文选找到了感觉,六年级时老师还表扬我作文写的好,是不是抄作文了。
从那之后,哥哥写作文就不再那么犯难,虽然也有自己不熟悉的题目,但我们提前已经沟通好,一定要写真实的事情,或者在真实的基础上有所改编,发挥想象,切记不要胡编乱造。目前,祂的作文写的还是不错的。
当孩子遇到一件新的挑战,每个孩子心里接受并准备的时间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让祂自己梳理清楚,调整好自己的节奏,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自己遇到类似事件的心情与处理方法。
就好像我们埋下种子,总要给它发芽的时间,以爱滋养,以心守护,让孩子对某件事感觉越来越好,感觉好才能做的好。当孩子进步了,我们也要给予鼓励,这份鼓励不仅是对孩子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帮助孩子战胜自己所付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