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书评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被老师要求参加校运动员的选拔比赛,最后一项是800米跑步,大家知道800米是最难跑的,跑快了很难坚持下来,跑慢了铁定被甩,但出于崇拜和自己的认真,我就跟在校运动员代表后面跑。结果我拿了第二,但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次跑完的难受,喘不上气,喉咙干燥,心口苦涩,从此以后我就跟跑步say goodbye,能不跑我就不跑。渐渐的,我离它越来越远,也越来越不擅于跑。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越抗拒越要做,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它。
写作于我而已,就像跑步对我的压力,从小很少阅读,每次作文都痛苦的开始,痛苦的结束。同样的思维方式,我没有想过要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写作。于是,写作的痛苦持续很久。
好在,今天我愿意写了,甚至有时候都停不下来,因为抱着跟作者一样的态度:允许自己写世界上最烂的文字。然而我发现,只要是你发自内心写的,都不会很差。也是抱着那一丁点被别人肯定的愉悦感,让我相信我也是可以写好文章的。今天看完《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我有点文思泉涌的感觉,恨不得把自己每天的感受写下来。
“一晚上我都在深深的自责中度过:对着一个不到十四个月的宝宝,我和奶奶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了两三次“今天晚上你跟奶奶睡吧”,他先是懵懂地看看我们不作声,直到憋红了眼眶,转脸小手打了奶奶的嘴,我赶紧抱过来试图解释,但他巴拉巴拉眼泪掉在我手上,还用小手把我的嘴使劲儿合上,我不敢说话了,这时他才委屈地哇哇大哭起来…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这样一个小人,只会喊爸爸妈妈,我却肆无忌惮地这样伤害他,他是一个连早教课上跟老师说再见都会难过到哭的感性的孩子,我完全没有尊重他,我错了!从此,我一定把他当做独立平等的个体,尊重他的情感,珍惜他的每一份真诚与纯净。”
这是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将自己的复杂心情叙述成文字之前,我思考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我面对自己无法承受的结果,对自己的未来提出要求。如果没有这样的记录,我可能难过一晚上就过去了;如果没有这样的记录,我可能不会想得那么深刻,想到我伤害了一个与我平等的人。凡是写下来的文字,我们会不自觉去思考怎样写出来才能表达清楚。一份歉意与母爱,同时留在这件事情上,变成了一份活着的记忆,每每想起,都会有所触动。
我不会再排斥写作,因为我知道,我可以随性而写。就像作者提到的,”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最近看书、听音频比较多,确实有很多感触,一个点就会引发自己的思考,这是自己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机会,当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分享平台或者诉说对象时,那我们就可以写下来,写会让你的心更加平静,写能激发你的思绪,让思考更加深入,而且这样的对话是很珍贵的记忆。这是知识或认知内化的过程,那种提升了自我的感觉特别美妙。
这便是写作对我最大的魅力。如果你也想表达自己,别问那么多:闭嘴,坐下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