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一些时间,写一编文字,记一段历史,存一份念想。
时间要追溯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3月17日到5月9日的南昌会战,中国军队在江西南昌抵御日本侵略军的有限攻势的会战。战争共持续54天,南昌会战以失败告终。
老家是前线。小时候听老辈人讲过,村子坟地处安葬了一个南兵(老家的叫法),国民政府的军人,身高马大,像是北方人,战死的,被村民安葬。早些年祖坟填土时,在取土的地方,还发现了几枚铜弹壳,老家叫“炮子筒”,已经有铜锈了。小时候也经常捡铜的弹壳换麦芽糖吃,也能卖2分钱。据说,村子后面的池塘挖泥的时候,发现过日本的指挥刀,引起村里轰动。
会战失败后,双方在老家附近经常有零星的战斗,日军杀害百姓的事也经常发生。村子里的人绝大部分“跑反”,躲避战火去了,只留下七八户实在没法离开而冒险留下的人家,我家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家里十多口人,上有老下有小,毕竟有几亩薄田可以糊口。
于是,在1941年下半年到1945年上半年。在留下的村民推荐下,当了三年多的保长。不是维持会长,是保长。保长不是官,没有报酬,是职役,相当于现在的村长。前面讲过老家是个杂姓的村子,我家不是大姓,人单势孤,像这样子的职位平时是不可能给祖父的。但是,在战争年代,总要有一个人在村子里牵头,而这个人还得有些胆识,这也是祖父被推荐的原因。
说到胆识,得提一下曾祖父的故去。
曾祖父的墓碑记录歿于民国二十八年三月初六未时,即1939年4月25日13:0-15:00。不错,就是南昌会战期间,死于日军的枪口,时年67岁。
那个日子,是老家秧苗生长的关键时期。老家有“不栽5.1禾”的说法,可见秧苗快到了移栽的时候。老人不放心,要去秧田看看缺不缺水。
当时,秧田在日本鬼子军队驻扎的前村不远,就是老屋“涂家围子”附近。那个时候,我家还没有搬到老屋那里,是在村子的老宅基地上。曾祖父偷偷摸摸地往秧田赶去,日军也不管是不是老百姓,也不管是不是一个人,也不警告,就直接射杀。
曾祖父被打死后,没人敢去抬尸体。祖父得知情况后,就要一个人去,后来来了一个同伴,一块找到尸首,祖父就把他的父亲扛回家来安葬。此时的祖父37岁,在家排行老二,被称为“二老倌呖”。
提起日本鬼子,妈妈讲了两个事情,是很寒心的那种。妈妈是个童养媳,几个月大就给抱来了。妈妈对娘家没有太深的感情。“人是带亲的,不是生亲的”,老辈人老是这么说,肯定有它的道理。
妈妈到了晚年,老是会重复地对我讲,小时候连被子都没有盖,没有鞋子穿,赤脚踏冰牵牛吃水,睡觉就在灶头的稻草中,还吃过 “谷树叶”、“观音土”。妈妈讲,吃“观音土”的时候要口里念叨“观音菩萨救命哦”,“观音土”就特别好吃。但是吃下去了,拉不出来,要用手抠出来。由此可知,该是穷到了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