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由,但又无法驾驭、甚至害怕绝对的自由。
我们想要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当选项太多时,却又不知该从何下手。
人生有限,往往选择了其中一个,就意味着要放弃其他所有选择。
大多数人往往只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太少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困住了我们的自由呢?
很多人可能理所当然的认为是社会强加给我们的那些因素圈禁了我们的自由,比如责任、家庭、社会地位、竞争对手,甚至是金钱。
但是现在假设一下,你拥有了无限的青春和寿命,而且可以把生命中的任何时候作为人生的起点,重新开始在这种情况下,你还会把责任、家庭、社会地位、竞争对手,金钱等等这些东西视作是束缚吗?
不会,因为你有无限的时间,你随时都可以舍弃过去,重新开始你的人生,就像重新开一局游戏一样简单。
所以并不是这些外在的事物束缚了我们的自由,真正束缚我们每一个人的其实是有限的生命,是注定的衰老与死亡。
死亡是每个人终极且唯一的敌人,也是包括中年危机在内的人类各种焦虑情绪的源头。
我们与死亡的抗争,打的是一场必输的战役。若结果注定无法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让这个过程足够精彩、足够痛快,或者足够有意义。
所以,我们通常所谓的负担,包括责任、家庭、工作、社会地位、竞争对手,还有金钱等等,这些都不会是束缚,而是我们选择用来对抗死亡的手段,甚至会是我们的“装备”和“战友”——尽管它们可能会让我们失去很大一部分自由,就像是冷兵器时代的士兵们必须穿上沉重的铠甲,组成方队一样。
但正是因为失去了部分的自由,我们才能获得力量,不然,我们将更快地败给死亡这个终极敌人。
因此,死亡的存在导致我们注定只能拥有非常有限的自由。就像常言所道,一个人就算再有才能,他的个人价值也要能和社会的需求互相匹配,这样才有意义。
这就意味着,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能选择的铠甲可能只有那么几款,能匹配的队友可能段位都差不多。
当这一切几乎无法改变的时候,你只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拒绝面对现实,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开挂,或是一心想着死后能前往极乐世界,或是在怨天尤人之中等待死亡的降临;
第二种,主动出击,享受这场生命的战斗,享受难得的痛快的生活和自由,告诉死亡,你不是好惹的。
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这就是我们在自由和死亡的夹缝当中,需要找到的属于自己的落脚点。
我们每个人需要面对人生的终极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什么是人生的正解呢?可以说没有标准答案,或者说你不能指望答案来自除了你以外的任何人,父母不能,爱人不能,子女不能,社会通常的标准更不能。
他人的答案只诠释了他人对你的期待,而不是你人生的意义,更不能保证你借由他人的答案,就能体验到完满的人生。
同理,你最好也别试图给予他人标准答案,哪怕是对你的孩子。
最后,用尼采的话来说:“对待生命,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你终将失去它。”(出自尼采《不合时宜的考察》)。
希望每个人都能直面人生的局限,也希望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能经得起永劫轮回的拷问。愿你鼓足勇气,拥抱属于自己的不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