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蹴踖如也,与与如也。
----孔子《论语·乡党》
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和下大夫说话,显得温和快乐;与上大夫说话,显得恭敬正直。君主临朝,孔子显得恭敬着急的神态,仪容合度。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见到君在要弄得紧张兮兮?这里孔子的表现我举得应该值得学习的,一个君王代表了天,代表了人民的信仰,代表了他背后所有的责任,看到君王应该想到的是背后的信仰和责任。当然,我们普通人看不到君王,但是我们经常和领导、父母、长辈在一起,还有现在社会上大家把父母、长辈的关系错位了,弄得什么都平等,一点没有分寸,显得过度的平等而忘记了自己应该有的对他人身份的尊重。
这个问题的存在背后是有原因的,主要是缺少认知,教育上出现了问题。见到父母的时候连基本的称呼都没有,见到长辈的时候招呼都不打一个,这些其实也是天,因为自己的父母、亲戚、亲兄弟都不是在自己的选择范围内的,属于天命。态度上要重视,不可以过度地将自己摆得所有的都一样平等,应该要有敬畏和平等是同时的,当然还是敬畏多一些,责任多一些。
这也代表了我们做事要非常严谨,严谨代表着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对家庭的重视、对家族的重视,就会处处注意自己的行为、语言、神情了。假如我们看到一直猫的时候似乎不太当回事儿,可能就会伸出手去摸摸头,但是我们看到老虎的时候是不是要特别小心,不敢随便伸手去摸摸老虎的头?所以在平等人格上,我们对于天命的部分应该严谨的对待。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不是人人都一模一样的平等就可以了。就是孔子在上一章自己说的,懂得变通,和不同的人说话有不一样的表现,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的那种虚伪的做作。
这里有三类人,一类是比自己低的人,和这类人说话要随和,不然对方会有压力;二类是比自己高的人,对待这类人要敬重,不然他们会认为我傲慢,不屑一顾;还有就是君王,对待这类人要特别的严谨,不然也就忘记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与责任,应该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