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经营四圣。既然都封圣了自然在书里就不能只说一些管理方法,而要上升到工作方法论的层次。全书读下来有一种浓浓的“昭和男儿”的感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日本经济腾飞的年代。连稻盛和夫在中文序中都说看看现在的日本年轻人,都是一些在迷失的十年里找不到方向的“平成废宅”,希望中国的年轻人千万不要如此,而应像书中所说,干劲满满。
然而,凭我培训了那么多90后新员工来看,稻盛和夫的期许有很大可能都要落空。现在的年轻员工全力以赴工作最大的障碍不是经济萧条、失业率高企,而是“丰饶”。物资极其地丰饶,使得平日里的享乐变得更多;信息极其地丰饶,使得脑海中的思想变得多变。这些都与稻盛和夫在《干法》中说的大相径庭。
那是不是《干法》这本书已经彻底落伍,没有可读之处了呢?也不尽然。稻盛和夫在这本书里的一大亮点是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很多故事来讲道理。全书共有六个章节,分别是“工作的目的”、“工作的方法”、“工作的高目标”、“工作的持久力”、“工作的高质量”、“工作的创新性”。每一章节都拆分成了许多小节,其中有一些故事是直指人心的。
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最南端的鹿儿岛,大学读的是当地大学的有机化学专业。当时毕业之后工作不好找,是家里人和学校里的老师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一家位于京都的陶瓷企业的工作。这里的“陶瓷”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陶器瓷器,而是用各种氧化金属粉末按照不同比例调和,再进行热加工后得到的电器元件。所以,学习有机化学的稻盛和夫在一家无机化学的企业里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如果这是一家运营出色、管理稳定的企业的话,稻盛和夫恐怕会像许多其他的日本年轻人一样在一线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干一辈子,最后以部长的身份退休吧。命运给稻盛和夫的是挑战。这家公司濒临破产,而且很多与他同批进入的新员工都离职了。稻盛和夫成了最后一人。换做谁都会想离开的吧!
稻盛和夫也是,他去报考了航空自卫队,并且还录取了。不过,手续中需要一份户口本复印件。于是,稻盛和夫请求家里寄过来。奇怪的是,等了很久都没有寄,于是他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他的哥哥,他的哥哥臭骂了稻盛和夫一通,他说:“大家通过各种努力和关系才把稻盛和夫送到现在的企业,还没干到半年就想离职,这不是忘恩负义吗!”
于是,稻盛和夫的离职计划彻底泡汤了。被逼无奈下,稻盛和夫只能继续在现有岗位上干下去了。我们现在以“幸存者偏差”来看这件事的话,进入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是一个契机,哥哥的那通电话也是一个契机,在稻盛和夫的职业道路上将他逼入绝境,减少了“丰饶”,聚焦了稻盛和夫的精力。只这样做就够了吗?不是的。那些都是外部条件,还必须结合稻盛和夫的内在条件。
如果在如此环境中,觉得反正做什么也无济于事,坐吃等死的话,那么这家企业很快就会倒闭,然后稻盛和夫也会被扫地出门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回到家后的稻盛和夫还是会被哥哥劈头盖脸地一顿骂。
所以,稻盛和夫想着,至少要干出点业绩,哪怕最后企业没有了,自己在家人面前也能有一个交代。当然,稻盛和夫也不是蛮干,除了不停重复实验,做一些日常工作积累经验之外,还经常跑到图书馆里去学习最新的知识,寻求技术上的突破。两者结合起来,终于在一款改变了他,也改变了企业的新产品上发生了奇迹。
那是一款U型镁橄榄石绝缘体的材料。是通过很多种不同的氧化金属粉末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再通过模具造型而成。其他企业都是通过黏土把这些粉末粘合在一起,但是黏土在烧结的过程中总会留下杂质残余,这极大影响到了产品的性能。
稻盛和夫与其他企业的研究员一样,都把精力投入到如何提纯黏土,并在烧结过程中彻底去除上。有一天,他走进实验室的时候,脚下一个趔趄,被一个实验仪器绊倒了。仔细看鞋底,是沾着一块试验用的松香。此时,满脑都是粘合问题的稻盛和夫仿佛醍醐灌顶。用松香替代了黏土,在烧结过程中松香会全部挥发,留下的就是完美的绝缘体材料。于是,稻盛和夫和他所在的企业以这款新产品打开了市场,并从倒闭边缘走了回来,同时他的名气也就此打响。
有一个说法,叫做“一万个小时学会一个技能”。如果一万个小时都是重复一个动作的话,是不会有所突破的,而且这种“学会”也仅是停留在显意识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遗忘。真正能够“学会”的,是用80%的精力(即8000小时)用于重复简单动作积累经验的同时,还用20%的精力(即2000小时)构想突破。当一万个小时来临时,很大概率会如同稻盛和夫与松香的故事那样,降临奇迹。
《干法》一书不是很厚,正文只有189页,但是里面的故事非常丰富。今天介绍的是稻盛和夫刚入职时的故事。欲知后续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