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的研究成果支持了我们队拖延者完美主义倾向的观察。在研究人怎样面对失败的时候,她识别出了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固定心态,一种是成长心态。固定心态认为: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是固定不变的。成功不过就是要证明你的能力,证明你是聪明的、有才干的,并且,在生活中面对每一个挑战的时候,你必须一再地证实这一点。如果你具有固定心态,就容不得任何情况的任何错误,因为错误是失败的证据,错误说明了你其实根本不聪明,也没有才干。假如你聪明又有才干,不管什么事情,你就没有必要为此而努力;需要努力是不够聪明和没有才干的证据。同时,每—次表现都被看成是对你能力的一次定论性衡量,失败令你感到危险;失败永远地决定了你这个人。
与此相反的是德威克告诉我们的第二种心态一成长心态。这种心态的核心信念是: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工作,你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聪明、更优秀。在成长心态看来,努力可以让你更聪明或者更擅长于某件事情;努力可以激发你的能力并成就自己。在这样的心态看来,你没有必要立刻擅长某件事情。事实上,做一些你不擅长的事情反而更为有趣,因为通过做这样的事情,你可以以拓展你自己,并从中学习。有成长心态的人不仅仅追求挑战,他们还以此充实和提升自己。失败可能会让你伤心和失望,但是成败并不决定—个人本身的好坏。实际上,失败是一个让你加倍努力的理由,而不是一个让你退缩、放弃和拖延的理由。
站在成长心态上看问题是拆解自我价值感的一种方法。表现不仅不能反映你的个人价值,而且它也不再是你关心的重点!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你对什么感到兴奋,你提升了什么?而结果只是一个背景而已,能力不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它是可以变化和发展的,没有什么需要证明。
四、【I】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页一提出拖延症的原因以及讲解了如何做到不拖延。那么,在开始行动前,最关键的一步是要摆正心态,积极看待事情。拆页二对“固定心态”与“成长心态”做了详细讲解与对比,表明我们要以成长的心态看待每件事,那么什么是成长心态呢?
【举例子】比如,领导给你安排了任务,你的心态是:1没事,我一定可以完成!这是不是成长心态呢?不是,因为这并没有体现出你具备能力完成。2.没事,假如我这次没做好,下次一定能行。这是不是成长心态呢?也不是,因为这没有体现出你通过努力提升了自己的能力。3.没事,领导安排这么重要的任务给我,是相信我有一定的能力去完成。只要我认真踏实做事,并且向周围的同事请教,相信我一定能有所提升。
这是不是成长心态?是的。这体现了成长心态的两大要素:1.能力是可以发展的;2.通过不断努力,自己会更加擅长这个领域。
所以说,和固定心态比较,成长心态更富有积极性,并且能帮助我们远离拖延症。具备这种心态的人通过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面对不擅长的事情,他们能做到理性看待,因为擅长做某件事是需要时间栽培的。同时他们还愿意不断挑战自己,以此来充实自己。
固定心态带有一定的完美主义倾向,下一次当你发现自己陷进完美主义者的心理时,不妨将自己的固定心态转化为成长心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不完美,放大自己的格局,接受自己的不足,用刻意的努力提升能力,不给拖延找借口。
五、【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
【微行动学习】拖延症是干扰我们工作效率最大的敌人,刚才在讲解的过程中给出了拖延症带有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那么当你意识到自己拖延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现呢?它有什么典型的特征?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
学习者回答:
现在我来总结一下大家的想法:拖延具体的表现1.即便有时间仍然拖着不做事,认为事件处理很麻烦或者比较棘手时,便不再开始行动了;2.在诱惑面前选择了放松自己,宁愿接受批评也要拖延;3.有能力完成,但由于别的事情的干扰,一直无法开始做。4.一想到要做的事,就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此时,情绪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无法继续做事了。
大家对自己拖延的行为表现做了深刻剖析,那么当意识到自己在拖延的时候,如何开始行动让自己表现更积极一些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如何正确行动?
学习者回答:
拖延并非好事,它只会让我们暂时得到放松,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也许当我们开始行动时,事情没有我们想象中顺利,但我们要始终相信“正确的难受”是对自己心智的成长。
当我们了解成长心态后,如何利用成长心态做到不拖延呢?需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请每组把讨论出的解决方案写在纸上,5分钟后,请每组派一个代表来说一下你们的讨论出来的解决方案。
学习者案例记录:
1.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2.需要小伙伴的督促。
3.给自己寻找动机,做有什么好处,不做有什么弊端。
4.树立晚做不如早做的心态。
5.把时间前移半小时。
6.工作时给自己设定时间限制。
7.每天给自己定计划,按计划顺序执行。
8.把大的任务分解来做。
9.利用番茄钟。
10.在工作前确定这项任务是否是自己必须做的,如果不是,可以委托给别人活着舍弃。
学习者案例记录:
六、【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拆书家布置任务:
现在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大家向你的同事、家人、朋友等讲述拖延的原因,并分享今天所学的转变拖延心态的方法。
学习者案例记录:
结语(1分钟)